班级管理四重奏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韩雪
班级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使自己的班级能够和谐有序地发展,是每一位班主任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班主任管理能力的具体体现。作为班主任,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学校的规定去管理学生,以各项制度去约束学生,毋庸置疑,班级将犹如一潭死水,有效和谐的班级风貌亦是可望而不可及。班主任应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智慧型的管理者呢?笔者认为每一个班主任都应该依据个人特长,针对班级实情制定适合自己班级特点的管理措施。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究,笔者总结了一套较为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那就是班级管理四重奏。
班主任最常用的班级管理策略就是善用班干部,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往往最先做的就是了解本班中的班干部情况。笔者毫不怀疑,一支精干的班干部队伍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一个优秀班级的核心力量。可是现在,在一些班级中,出现班干部“只手遮天”的不良现象。针对此笔者认为,班主任不能把建立优秀班级的希望寄托于几个所谓的得力班干部身上,要实施班干部的轮换制度。为了让学生明确班主任的想法,在选任班干部时,笔者就告诉他们,班干部要实行竞选制、任期制、轮换制。这样做可以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发挥他们的才华。这既是一种管理,又是一份自律,提高他们从小适应社会、学会管理、协调关系、敢于负责的能力。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愿望,都有自己的思想,更何况教育本身就应该面对全体学生!
2 建设和谐优美的班级文化——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孟母为了不让孟子的学习受到影响,他们先后搬了三次家,因而成就了孟子这位著名的思想家。由此可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学习、生活、心理环境是何其重要。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在有目的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去塑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无疑比起单一的说教,效果上更会水到渠成,影响深远。比如,笔者在前黑板的左边,设置“星星擂台”板块,将表现突出的学生的照片打印出来,并注明他们成为擂主的事迹,让其他学生对比根据擂主的行为,找出自身的不足,为攻擂做好准备。一块不显眼的“小地方”,激发了学生奋力追赶的动力,班级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良性的竞争氛围。
一滴水映照大千世界,一粒沙闪烁金子般的光芒,一件琐事、一个小小的环境布置,也可能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和谐、优美的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发展的主动力,是每个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法宝。其对学生的教育也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因此,班主任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突出班级特色的集体性活动,为学生搭建各式舞台,创设张扬个性的天地,让每个学生置身于适合自身发展的氛围之中,尽显风采。就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当班级文化能体现班级的个性和精神时,那无疑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美的灵魂洗涤。
3 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后进生的转化——班主任应该做到扶正每一株幼苗
在班级管理中最令人头痛的一件事,就是后进生的转化。如果不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级的教学秩序以及日常生活常规就会受到影响。在长期的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笔者发现各类活动的开展是转化后进生的良好途径。在活动的准备阶段,那些所谓的后进学生变得积极向上,行为发生根本转变。针对此现象,笔者在设计活动的时候都尽可能做到全员参与,让所有的学生参与活动,使后进生在潜意识里就认为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和其他的学生一样,应该为这个集体去争取荣誉,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和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李某,父亲因犯错入狱,母亲因病去世,家境贫寒,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的行为习惯差,经常偷东西、打架,而且不按时完成作业,在班级内的不良影响很大。平时,笔者从小事中去寻找他的闪光点,只要他取得点滴进步,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可是效果很不理想。在一次阳光体育活动时,笔者发现李玉新在运动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一个想法在笔者脑海中闪过:何不举行一次小型的班级运动会,让他在班级中秀一下运动潜力,也给他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呢?
想到就做,笔者在午休时间便召集班干部开会,和他们商量开运动会的程序,并特定李某为组织委员。在班会时间公布这一消息的时候,笔者从他的脸上看到兴奋。果不其然,李某在报名时就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忙前忙后,一刻也不偷懒。在他的带动下整个班级运动会开得有声有色,十分的成功。从此,每逢运动会笔者都会让李某参加,他也多次在镇教育办举行的运动会中取得好成绩。同时,他在其他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从李某的案例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对于后进生的改进,不单是苦口婆心的说教,也不单是声嘶力竭的批评,而是给他们创造做事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后进生就会顺理成章地变成优生。
4 与学生多一些沟通——精心挖掘每一颗珍珠
俗话说得好:“沟通要从心开始。”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就是“心灵沟通”的艺术。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充实,笔者珍视与每一位学生的交流。
笔者常常对学生说这样一句话:“老师只不过年龄比你们大,其实在人格上我们是平等的,无论在哪方面,我们谁说得对就听谁的。如果你认为老师的要求有道理,就要听老师的话,时时克制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对老师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以大胆提出来,我们一起改正。”就这样,因为笔者给予学生自由开放的空间,无论在学习还是在搞活动方面,他们总会别出心裁。在学校举行的故事大赛上,班级的两个故事均获得高年级组一等奖。其中的《滥竽充数》被选派参加镇教育办举行的故事大王比赛,表演中需要很多的头饰和道具,全部是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他们那精致的道具和绘声绘色的表演赢得全校师生的阵阵喝彩!是的,是珍珠总有闪光的时候,笔者每天把培养学生的过程就看做精心挖掘珍珠的过程。逐渐地,一颗颗珍珠闪光了。
除了日常的口头交流外,笔者还通过日记这个载体和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如今学生已把写日记当成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一个学生在日记里写道:“老师,我们的课本剧能得一等奖还真得感谢您的督促与指导,是您让我学会了坚强。您还记得吗?那天我给您打电话背台词,可我背着背着忘词了,急得我直冒汗,不争气的眼泪从眼眶里涌了出来。您似乎听出了我的哭声,和气地对我说:‘是男子汉应该学会坚强,学会敢于克服困难,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背得很好。’老师,您知道吗?虽然没有面对您,可我已经感觉到您为我着急的心情。为了不让您失望,我放弃了出去玩的时间,在家背台词。第二天您检查我们16位同学背诵时,我就是背得最好的一个。这时您会心地笑了,摸着我的头说:‘真不错,你是个有志气的好孩子!’顿时,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呢!”是呀,写日记成了笔者与学生心灵沟通的主阵地,笔者会和学生坚守这块阵地,以便更好地沟通、交流!
作为一名班主任,无论是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还是看到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笔者的心中都会充满幸福。在每一天忙碌的工作中,笔者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不必抱怨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唯其苦,才能享受成功的快乐;不必抱怨班主任工作的劳累,唯其累,才能拥有满枝的硕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张范中心小学)
(来源:思想者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