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提升

(2021-12-10 12:38:49)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给中国传统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而素质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保驾护航。许多专家学者包括教育工作者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笔者也想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加以探讨。笔者认为,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师要出色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提升

一、具备高尚的师德与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1.高尚的师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五十二条明确指出: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是说,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来教育感染学生。中学语文教师“德”的修养,不能简单归结为道德修养,还包涵思想、职业、审美诸多方面。

2.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是教师,因此,研究语文教学如何改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师应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素质教育的舞台上,从自己及当今社会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成为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教学,去反思,去总结;其次要在反复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去因材施教。

二、具有人文关怀和文化视野

中学语文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要很好地履行语文教师的职责,那就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具有人文关怀和文化视野。

李镇西老师有一种开阔的文化视野,有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在教学中强调科学与民主精神,质疑和批判的态度。所以,他的教学成为语文教师的榜样。

语文教学不是一种以技术见长的学科,它的内容没有绝对的标准。它不同于数理化及自然科学的地方,关键在于它是有精神意义的,因为“缀文者为情而作文,览文者披文以入情。” 语文教师的素质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与他们狭窄的文化视野有关,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外人对自己职业的批评。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超越自己职业的反省精神。语文老师既要把知识经验、道德修养等精神文化传播给学生,又要和学生一起不断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激活和创新文化。

三、具备语文技能与信息技术能力

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语文学习的目标是一种技能的获得。叶老曾经明确指出,语文学习“以学生获得实益,练成读作之熟练技能为要。”“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必须化为技能……”吕叔湘先生也说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都必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一是熟练。”现代教学论则从科学分析和实证研究的侧面对语文学习结果的技能本质作了明确的揭示。语文技能分两种,一种是基本技能,包括:流利地朗读、流畅地书写、语感技能等;另一种是高级技能,包括:阅读方法的运用、交际规则的运用、构思策略的运用技能等。语文内容复杂而丰富,它包括语言文字、阅读与写作、文学知识等。

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听说读写技能的加强,是学生语文学习有所获的保证。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学好语言学,懂得现代汉语语法和古汉语语法;要了解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等。其次,中学语文教师还要学好文章修辞学,自己具有一定的鉴赏文章的能力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要经常动笔写各种体栽的文章,并且会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评改。此外,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师还应具备信息技术能力。这无疑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自觉地不断地去自我“充电”、自我完善。

四、具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

中学语文教师的个体性缺失是目前一个引起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在文学教学中,语文教师个体审美体验、文学体验的缺失。原因之一是语文教师对文学作品阅读太少,缺乏对文学的悟性与感知力。(二)个体性知识结构的缺失。(三)在课堂讲授中,个体性表达讲授方式的缺失。

现在,各种语文教学法大行其道,许多老师都在学习模仿,都想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这本无可非议。但是,笔者认为,真正会教学的中学语文老师,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老师要抓住各种教学方法的“神”。那就是老师凭借自身的学识积累和文学素养,对所授的知识和鉴赏的文章有独特的理解与把握。这是已经内化了的理解和把握,它不是参考书或一些优秀课例所能给你的。真的达到境界,你的教学,不管是运用哪种教学方式,声调语速如何,都能把你对知识或文章的理解与把握自然流露出来,并因此在课堂中形成了一种“磁场”效应。在这种效应下,学生全身心受到感染,听得入神,学有所得;并在一次次的情感交流与碰撞中,增强自己的文学直觉与文学感知力。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教学与科学教学的根本性区别以及它的魅力正在此。

当然,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远不止这些。教师的个性气质、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的观察能力、表达与调节能力等情感交往技能,都被看作中学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重要的专业要求和情感素质。这些素质无法通过短期的专业化培训来完成,因为它们源于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和精神状态,与他的教育意识、道德意识密切关联。一个真正懂得教育的中学语文教师,往往能够在孩子与客体知识和主体价值之间搭建起方便快捷的桥梁。他首先能做到“关注孩子的一切,关注一切孩子”,饱含人文情怀,具有美感并懂得审美等;其次才是具备语文教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有广泛的涉猎,对教育学之外的美学、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都有所研究。

(来源:中国论文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