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之“八心”和“五勤”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杨玉明
一位教育家说“:当教师没有从事班主任工作经历,是一辈子的遗憾。”中学生正处在成长转型的特殊阶段,班主任给予学生思想的力量和精神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人难以替代的。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工作的好坏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包括一位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因此,这是一项锻炼人意志的工作。
做任何工作,空有理想而没有责任心是一事无成的,这就像农民种田一样,播种后不能及时施肥、浇水、锄草,最终还是颗粒不收。我从一走上工作岗位就担任班主任,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现在回想起来,感慨良多。归纳起来,无外乎要做到“八心”和“五勤”。
一、班主任工作之“八心”
(1)爱心与细心。俗话说得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对待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都要用爱心去关心和呵护,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还要有细心。课堂上学生的表情举止,课间与学生的倾心相谈,家长的一次校访或一个电话,这些细枝末节都应记于心间,并细致的剖析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帮助他们尽早克服缺点,养成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良好习惯。
同时,要处理好两个辨证关系:一是严与爱的关系,二者貌似矛盾对立,实际上又是协调统一的。二是情与理的关系,有人认为情是软性的,理是硬性的,一者刚,一者柔,难于融合,其实不然。古人云:“达理先通情。”“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攻人之过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勿过高,要令其可从。”这都是讲刚柔相济,情理融洽。对违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尤其是有重大违纪的同学,要细心观察分析其违纪原因、违纪经过、违纪影响以及教师与违纪学生谈话时他的表现等等,这些都要和学生的成长档案存放在一起,以便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专心与耐心。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看待,执著于这一事业,心系于这一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在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必须有耐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究批评的艺术,而且,你的苦口婆心要让学生理解,千万不能粗暴行事,甚至大打出手或出口伤人、挖苦讽刺,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不良后果。
(3)虚心与诚心。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人无完人,有优点也有缺点,年龄稍大的班主任因经验丰富而管理班级得心应手,新任班主任因热情高涨而能与学生友好相处,但我们也应看到,前者实施高压政策较多,多数师生关系紧张,甚至类同于“警察与小偷”;而后者与学生谈心较多,师生关系融洽,但少数屡教不改的学生也会趁机搬弄是非扰乱课堂秩序,甚至会出现使班主任难堪尴尬的局面。只有新老班主任诚心相待,互相学习,互相弥补,互相帮扶,互不诋毁,互不旁视,才能取长补短,使全校班级管理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4)信心与恒心。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信心,正如我们经常给学生说的那样,坚信“我能行”。在开学初,尤其初出茅庐的班主任,往往踌躇满志,摩拳擦掌,信心百倍,班级管理工作也会出现蒸蒸日上的局面。但好景不长,三分钟的热度过后,有的班主任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慢慢放弃了管理,班级工作一塌糊涂。惟有那些一如既往的、不厌其烦的默默的持久的管理着班级的班主任,三年下来才会赢得更多的鲜花和掌声。
几年前,我在我所带的班上曾用誓言来时时鼓励学生,一个是:进教室自主学习,在课间文明行事;一个是:保持最佳状态,学会有效学法,处处争分夺秒,恒心苦创佳绩。每天上午和下午的第一节课前,由班长带领全班学生起立举右拳高声宣誓,每天如此,持之以恒,既鼓舞了士气,使同学们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也培养了我的“八心”,班级工作比较得心应手。
二、班主任工作之“五勤”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懒惰的人是不能胜任的,只有那些勤奋拓荒者、孜孜不倦者,才能出色的做好本职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做到“五勤”,即腿勤、眼勤、口勤、手勤、心勤。这就是说,要天天跑,跑遍教室、操场、卫生区、宿舍等各个角落。有人说,当班主任要多穿几双鞋,确实如此。跑去干什么?要去观察,对于做的好的学生要大力表扬甚至嘉奖,做的差的要批评教育,严重的要协同级部和教育处处理。一些常规、热点等问题要常挂口边,如安全、纪律、卫生、作业、上课专心听讲、课间文明行事、习惯等,班主任对班级各方面的情况都要心中有底,而且掌握的情况要准确,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要做好各方面情况的记载,例如学生考勤、学习成绩、作业情况、活动表现、好人好事,不良现象,等等。这些记录汇总起来,就可以看到一个学生乃至整个班级的现状,这是班主任在总结评比、教育引导时的参考依据。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后,再利用闲暇时间认真思考反思,分清哪些值得肯定,哪些值得否定,要认真分析筛选,准确判断。必须明确,做好班主任工作是要经常开动脑筋的,应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做到常变常新,如果鲁莽行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做不好班级工作的。
一位资深校长曾说过,我们常提的两个字是“管理”,深究起来,这两个字是大有学问的。他说,“管”,要“管其要”,即工作中要抓住要害,“擒贼先擒王”,抓主要矛盾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要“管其法”即管理中讲究方法,灵活多变,常变常新,切忌一成不变,搞“一刀切”,但其核心只有一个——调动学生积极性。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就要求班主任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常言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千个师傅万个法”,如果一味墨守陈规,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应变能力是难于驾驭复杂局面于掌股之中的;要“管其进”,即工作中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表扬,切忌管而不进,甚至倒退。
那么“理”呢?这位资深校长说,“理”,就是要“理出条理”,做到井然有序,不乱阵脚;要“理出道理”,做到认真观察分析,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要“理出哲理”,从现象到本质,上升到理论高度,与先进的教育理念接轨,再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总之,做好班主任工作并非易事,如果不讲究策略性和艺术性,那他永远是班主任这一行的“门外汉”。 要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受人尊重的班主任,必须从虚心学习开始。
(来源:思想者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