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交流”成为班主任教育的得力法宝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靳安东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整合各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为班级发展助力。
班主任需要跟不同的对象交流:如跟直接的教育对象——学生交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思想动向,才能号准脉搏,对症下药。跟合作伙伴——家长交流,家校协同,形成合力;跟班级任课教师交流,全面了解班级及学生情况;跟我们的上级——学校领导交流,寻求领导理解和支持……
班主任面对班级出现的不同问题时需要交流:班里学生之间今天发生矛盾了,明天有个同学家里有了变故了,上课时有人违反纪律了,学校组织体育运动会没有人报名了……需要及时交流,积极解决。
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而好的关系是以有效交流为前提,在交流的过程中协调各方力量,以促进班级和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可以说交流是班主任时时必须面对的,交流能力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基本功。
一、交流首先是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不仅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我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教育好,在班级工作中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道德素养的基本载体,抓学生道德教育,应从抓行为规范落实入手。在学年初提出希望,确定学生自己努力的目标,结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积极开展争当“金星少年”活动,强化学生“关心他人,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的教育,帮助学生规范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关爱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古人韩愈就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说法。班主任不要以老师自居,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人都有自尊的,老师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自己的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
二、交流要多关心理解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也不忘记自己是孩子。”也就是说,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去分析孩子的问题,洞察孩子的心理,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相信他们。
交流过程中听取事情发生的经过,帮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指导学生今后再面对同样的情景,该如何应对?给学生具体指导,避免今后犯同样的错误。
三、交流的方式要和风细雨
儿童犯错后,处在极端情绪之下,他的大脑思维就会自动关闭。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处理,要等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再作打算。批评时直面问题,切忌算老账、揭旧伤疤,对学生曾经的错误应该学会遗忘。批评过后,要对学生好的行为给予表扬,让学生带着希望离开。教育就是要在每一个幼小的心田种下希望的种子。
是不是只有批评才能产生效果?有时盛怒之下的狂风暴雨,远远没有温暖的和风细雨能给人以触动。感人心者莫乎情,用泰戈尔的话来说:“神的巨大威权在柔和的威风里,而不在狂风暴雨中。”
四、高效的交流要求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宽容是一种方法。不管班主任是不是喜爱班上的每一个孩子,但一定要尊重、宽容每一个孩子;客观、无私、公正地对待他们,做宽容的使者。
班主任的宽容与严格要求是统一的。宽容不是纵容更不是放纵。平时,我利用晨间谈话、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
严格要求不是不容许学生犯错误。当班里的学生有不足、有缺点甚至犯错误的时候,作为班主任,我理解在先,批评在后,时刻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即使是在批评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和尊重。有一次,星期五吃完午饭后,我批完学生的作业,到活动室打了几局乒乓球,刚回到办公室,就有学生告诉我家聪和成飞在教室里吵了起来。等我到了教室,他们已经不吵了,但是每一个人的脸都红红的。我朝他俩招招手,两个人委屈地跟着我进了办公室,我让他们一人一把椅子坐着,1分钟、2分钟……两个人的情绪平静了许多,这时我一边做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一边观察他俩的举动。
还有几分钟就要上课了,我把他们叫到了身边,认真地说:“今天你们吵架都是老师不好,要是我刚才不去打球,在教室里,你们肯定不会吵架的。”两个小家伙一个劲地摇着头:“不,是我们自己不好。”
“说说你们做得对和不对的地方,说得出才知道怎么改。
“他把我的书碰地上了,我也把他的书碰地上了,这不对。和他吵架也不对。”家聪低着头小声说。
“我不应该在他做作业时去和他玩,还和他吵了起来。”成飞不好意思地说。
我看着他俩,微笑着说:“你们都只说了自己的缺点,肯定还有优点……”两个孩子谁也不吭声。
“老师觉得你们事后能承认错误,知错就改,都是好孩子。以后不可以再吵架了”两个人都答应了。用宽容这份厚重的关爱去教育学生,有时会比严厉更能触动人的心灵。让学生打心眼里感受,在这件事情上自己做得不够好,老师是公平的。
班主任用平和的心、真诚的心、宽容的心、信任的心、爱一切孩子、爱孩子的一切的心,和孩子交流,定会产生神奇的教育功效。有效交流,从真诚接纳开始。
(来源:思想者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