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创新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程吉勇
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最基层的一级,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校的全局工作,直接影响全校的校风校貌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现在自愿、主动要求当班主任的老师,为数寥寥无几,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学生等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观念与方法陈旧,班级越来越难“管理”。为此,班主任工作也必须要走创新之路,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1、平等对待学生。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就是要教育者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如说“当大家在学习、生活以及成长过程中碰到烦恼时,我希望我能帮得上大家,”这样一开始就和学生们拉近了情感距离。
2、尊重学生人格。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都有想当好学生的愿望。但十一、二岁的年龄,又决定了他们自我约束能力、明辨是非能力比较低。因此,我在批评犯了错误的学生时,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尽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既看到自己的缺点,又知道自己的优点,树立争当好学生的信心。
二、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1、首先选好班干部,明确职责。班干部对一个班的班风学风的形成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选好班干部对一个班级的管理至关重要。选班干部时根据以下几个原则:小学有过当班干部的历史,升学成绩优异,开学时的表现良好,并通过学生了解后,直接任命临时班干部。半期以后再根据成绩和表现确定正式班干部。班干部选好后就立即召开班委会,给他们提出要求并明确各自职责。
2、树立班干部在班上的威信。现在的学生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对班干部的管理不服从,不听招呼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让班干部能顺利开展工作,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就必须先树立他们在学生中的威信。我就在班会上反复强调老师不在时,班干部代行老师职权对同学进行管理。如果有同学认为班干部处理不公平、不公正,但当时必须先服从,事后可以向我反应,调查属实再纠正,而班干部则记过一次,记过三次就自动辞职。这样,既树立了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又约束了他们的权利。
三、培养学生主体性
1、师生共同确定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班集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地,具有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而自由发展、组织管理和教育学生的功能。要充分发挥这些功能,必须创设班集体的良好环境,学期开始班主任首先组织班委进行讨论,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依据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然后在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讨论修改。在讨论中,班主任要准确把握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得以充分体现。
2、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个性。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的社会化,即促使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适应社会。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仅靠班主任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自我管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自主管理,它是班主任独立管理的有利补充,班主任需把握好自己的参与度,既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
3、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才会努力工作,
四、激发学习兴趣
1、建立激励机制。学生不是一进校门就是不想学习,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丧失了学习兴趣。作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给学生表扬不失为一个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一大法宝。在平时不仅表扬品学兼优的学生,对在学习上有进步,组织纪律有好转的学生也进行表扬。半期、期末考试后进行总结,不仅设置优胜奖,同时也设置进步奖,让中差生也有获奖的机会,并且给他们以优生同样的荣誉,给班级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2、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求知欲就好比春天刚发出的嫩芽,稍不注意就会受到伤害。因此,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管是本学科还是其他方面的,都尽量予以解答,如果自己不知道的就和学生探讨或上网查资料。这样,学生有问题就不是装在心里,不懂装懂,而是对这一学科也会产生兴趣,愿意去思考、去钻研,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来源:思想者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