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时间还给学生,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022-03-19 21:43:45)
标签:

教育

语文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把时间还给学生,换句话说,就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尤其是课堂阅读教学,一定要落实三个充分,即:“ 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充分的思辨时间,充分的说话(发表已见、互相辩论)时间。”要让学生在读中感,在思中悟,在辩中明,在说中得。

把时间还给学生,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一、把时间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却恰巧忽略了学生作为读者的个性差异,极少发现甚至看不到学生自己充满灵气的批语,苏教版的语文书空白之处很多,这里本是学生充分施展才华的地方,却仍被教师牢牢占据着,因为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已经使学生养成了做听众和书记员的习惯,而忘记了自己读者的身份,更没有了做评论者的激情和再创造的喜悦。教师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作品还给学生。

我曾经在这一方面作过尝试,教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我一改以往由教师设计问题,串讲分析的老套,而是将作品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在我的指导下,采用批注形式总评作品。学生在批注之初也许不知从何下手,茫然无措,老师不妨每一种文体选一篇文章作示范,提出阅读分析的角度,如写景抒情的散文可以从写景层次、景物特点、写景顺序、景情关系、写作方法、词句品味等方面进行,经过了这一系列的‘铺垫”,学生从老师手里接 过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双面刃”,阅读分析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二、把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之点在于,前者以习得知识为目标,后者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更强调能力的培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我尽一切可能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与此同时,在方法上训练学生。具体做法如下:

1、以教材为范本,教会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去解决其他的篇章问题,“学以致用”,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不需要教”的最终目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苏教版教材中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来指导阅读。学文言文,我教学生做知识积累卡片;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我要求学生广泛搜集关于苏轼其人其作的材料;学《孔乙己》《范进中举》我教学生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在内容的比较中学到异中求同的方法等等。在阅读教学中我运用手中的教材,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教给学生切合这一教材的读书方法,基本上是一类教材种读法,形成系列,并循序渐进,最后综合运用,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2、教给学生质疑解难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古人的这些论述都给我们以启示: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想、方式领悟问题,达到释疑的目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矛盾”之处提问题。此外,还可引导学生从文章前后照应中找疑问,从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的关系找疑问。这样围绕“疑”,有的放矢的阅读,就能达到解难释疑的目的,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

三、把时间还给学生,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赞可夫曾经说过:“在课堂上,相当多的时间是被不合理的浪费了。”我想,这里所说的不合理的浪费,也许就是指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而让学生处于被动旁观的位直,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休眠状态,这样的课堂教学只会一点一点腐蚀掉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而让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无非是把被不合理浪费掉的时间还给学生,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无趣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去积极思维,何来课时不够之说?

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思考、辩论同时,一定要有教师的充分参与,既作为读者,也作为教者。作为读者,教师与学生一起感悟,一同探讨,发表已见;作为教者,时时指导、点拨学生,在教学目标、方法策略、理解的深度广度等方面给予指导。

总之,把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调动了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中国论文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