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批评孩子

标签:
家庭教育孩子 |
分类: 家庭教育 |
有些家长由于恨铁不成钢,望子成龙,期望值太高,所以批评教育孩子不讲方法,直来直去。有的严厉有余,横加叱呵;有的破口大骂,暴力相加,这都是错误的。因为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心理承受重压的能力很脆弱,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能力也还不强,多数孩子对过于严厉的批评是很难承受的,这类批评实质上是对孩子身心健康的伤害,有百害而无一益。如果家长能换一种方法,把批评艺术化一些,结果会截然不同.
有个故事大致是这样的:有位老师在学校门口向一位学生家长反映说: “你的孩子一堂课连三十分钟也坐不住,你得帮助教育教育。”这时孩子正好在远处看见老师向妈妈讲些什么。老师走后,孩子问妈妈:“刚才老师说我什么了?”妈妈说:“老师表扬你了,说你一堂课原先只能坐十分钟,现在已能坐二十分钟了”孩子听后非常高兴。后来,这个孩子在课堂上能全神贯注的听讲,学习成绩逐渐提高。他在妈妈的鼓励下,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之路。
这位家长对孩子的批评教育有较高的艺术性,效果可谓事半功倍,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那么,我们在批评孩子时究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正面引导。有些家长批评起孩子,张口闭口总是否定性语言:“你真没出息”“你真不争气”“你真不要脸”……有的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如此责骂不休,真不知究竟要把孩子往正道上引,还是往邪路上推。应该是,在简明扼要抓往要害、严肃认真地指出错误后,用肯定的语言,给予正确引导,指明出路。任何批评,其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抑制孩子的过错行为,更重要的在于激发起孩子好的行为。
第二,尊重人格。孩子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应受到尊重。批评应对事不对人,孩子和大人,被批评者和批评者,人格应该平等。批评可以严肃,甚至严厉,但这类似于镇痛药,用多了便失效。
第三,避免当众批评。有的父母误认为当着他人的面数落一下孩子,会增强“激发”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最大的弊病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第四,看准时机。孩子一旦有错,通常要及时批评。
第五,相互配合。孩子有了过错,爸爸批,妈妈护,岂不效果相互抵销,何谈教育?当然,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方式可有差别,但必须口径一致,配合默契。
批评是一门艺术,要想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就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抓住恰当的教育时机并注重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