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经典之光照亮学习之路

(2021-11-11 10:06:21)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潘继云

——关于《论语》专题学习的设计

统编教材语文七上第11课是《〈论语〉十二章》,在执教时,如果只是局限于教材“十二章”内容的学习,不能做到举一反三,便背离了编者的初衷,为此我有了对《论语》专题学习的设想。

以经典之光照亮学习之路

学习目标

1.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论语》不少于50则。

2.借助名家对《论语》的解读,能够形成自己的思想认知,并有理有据流畅表达。

3.能够了解《论语》的影响及价值,树立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信念并付诸行动。

核心任务

我对《论语》的思想认知

资源支持

1.文本资源:教材《〈论语〉十二章》、选编《论语》之道66

必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选读:南怀瑾《〈论语〉别裁》  (复旦大学出版社)、鲍鹏山《孔子传》(中国青年出版社)、于丹《于丹〈论语〉学习》(三联书店)

2.视频资源:电影《孔子》(周润发主演)

百家讲坛:《孔子是怎样炼成的》(鲍鹏山主讲)

时间支持

计划四周。

第一周是准备阶段:搜集相关资料并整理,为第二阶段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周、第三周是学习阶段:读背默50则,资源(资料)阅读、观看。

第四周是展示阶段:小组展示、点评,成果结集。

学习准备

1.利用周末时间,借助网络查阅资料并进行归纳梳理,完成《我所了解的孔子(或〈论语〉)》。

2.购买选读书目。

学习任务

1.基础型任务

从“《论语》之道”选编资料中自由选背不少于35则,每一部分不少于7则(教材外),并能说出每一章的大致意思。

2.拓展型任务

1)《论语》“新”解

借助于网络资料,加深对上述任一章的理解。比如,某一章的核心意思,你的延伸理解,可借助于故事进行阐述。

2)我思故我在

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古人又云:“半部《论语》治天下。”结合你的学习所得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论文。

3)校训大阅兵

搜集:国内知名大学中哪些校训出自《论语》。

梳理:以表格形式进行梳理(内含校名、学校所在地、校训、校训解读、我的理解等)。

学习评价

评价型任务:我为学校来命名

亲爱的同学,从走进校园的那一天,你是否有过似曾相识的感觉?

校园里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株花草是否让你怦然心动?

那高贵的灰,那明丽的蓝,那赤子的红,是否在你的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涟漪?

那一幢幢高楼,一条条甬路,一个个广场,你是否有为它们命名的冲动?

我为校园来命名征集令来啦!

来吧,来为这些装满了朗朗书声和欢声笑语的广场、甬路,来为这些承载着梦想和希望的园子、楼宇赋予新的名字吧!

你想为它们赋予什么样的内涵?

每一个名字后面又有着怎样的思想传承,怎样直抵人心的故事,又有怎样的精神意韵?

希望通过你的文字,回味那些值得纪念的场景;希望写下文字的你,唤起分享故事的幸福记忆;希望流转的时光里,有你雕刻旖旎校园的印记!

征集内容:楼宇命名(12栋);广场命名(9个,不含孔子文化广场);甬路命名(9个)。

命名要求:所有名称均出自《论语》;整体命名思路+名称+诠释(名称解读)。

提交形式:PPTWord文档、表格、图画……所有你能想到的形式皆可。

时隔几年,再次回归课堂,让我一下子变“小”了,小到我“看见”了学生,并陪着他们一起站在了教室的中央。

阅读《论语》,走进《论语》,愿每个孩子置身于“那温暖的气息中,让我们每个人在失落甚至绝望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文化就是拯救自己的一种力量”。

牵着圣人的衣袂,愿《论语》成为我们每个人前行的力量。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常州附属学校)

(中国教师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