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理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

(2021-11-08 12:27:31)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我经常和年青教师讲:“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也应自觉培养教学能力。”合格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不等于是合格的教师,这里也就有能力锻炼问题。

地理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

我做北京市特约教育督导员后,有机会到一些区县去参加视察、考察和检查,我也深感“学历达标不等于能力达标,文凭到手不等于水平到位”。我主张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专业技能)需要认真训练,19958月在我的教学思想研讨会上,大家也肯定了这点。同年9月《北京晚报》的“北京名师”栏中“奠基者的情怀”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并说“大家一致认为他总结的十条教师能力训练,已成为整个教育界的财富”。

这十条是:

1.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

教师要上好课,就要备好课,首先就是钻研教材,包括对课本、地图、教学大纲及有关教学指导书、参考资料的阅读,理解教材就是先弄懂课文内容,理出系统,对文字、图像、作业认真研究;分析教材要找出重点难点,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背景和有关联系,还要分析教材的结构、规律、概念等;处理教材是对教材的组织加工,列出纲要图示,定出取舍增删措施。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要多思考、勤实践、相互交流、进行研究,自觉提高这项基本教学能力。

2.设计教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

教师应了解学科教学方法的结构、性质、分类、功能及相互间的联系,要研究设计教学方法的步骤、学生的认识规律、各项教学原则等。对教学过程、教学语言、板书等也应考虑。对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要结合学校条件,学习掌握和运用。设计教具和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必须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这也是发挥教师创造性的一个方面。教法还应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结合具体知识内容要考虑学法指导。

3.观察、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

教师要了解教育的对象,就要注意观察和研究学生,包括对一般情况的了解,如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家庭与社会的影响,还要了解个性差异、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各个方面。了解方式除阅读有关材料外,更多的是靠交谈、课堂提问、观察、接触、作业试卷等。与同学、家长、教师的交谈也可了解。了解过程中要结合教育,了解的目的也在于因材施教,通过反馈调控教育教学活动等。

4.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教学、课内的演示、实验、观察、课外的参观、考察、调查访问等活动,都需要教师的组织能力,有时还需要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地理教师还应具备上好选修课和开展课外活动的能力。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需认真计划、明确目的、提出要求,让学生了解活动方式和程序,并发挥干部的组织作用。

5.实验、演示和制作模型、图表的技能

地理教师需要具备动手实验和制作简单教具的技能,如演示地球仪、等高线模型、堆塑地形模型、绘制地图、图表、投影幻灯片等,这些技能的掌握,直接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6.准确、精练和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信息、启发积极思维、进行思想教育、交流师生情感的重要手段。教学语言要准确、科学、逻辑性强,要精练、明确、简洁,要生动、形象、直观、具有启发性、感染力,这就要深钻教材、丰富词汇、进行语言设计,并加强语言锻炼,运用语言技巧,在读音、吐字、声调、语气、速度等方面下功夫。这是一项教学基本功。(后面还有介绍)

7.开发智力、进行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的能力

开发学生智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理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这是智力的基本要素,其中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是需要通过设计问题进行训练的。由智力要素相互组合形成各项具体能力,如理解原理、阅读课文、分析地图和图表,从事地理实践活动,获取地理信息等。最高层次的能力应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概括特征、总结规律、分析地理事物间联系、评价人地关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等。地理教师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并不断设计问题以进行思维训练,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设计问题的水平,才能适应开发智力的需要。

8.培养正确观点、进行地理学科思想教育的能力

地理学科承担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环境教育的重要任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协调人地关系也持续发展的观点,是责无旁贷的。教师要善于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利用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分析比较、联系实际、讲清道理、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自己获得结论,自觉理解和接受。

9.命题、设计提问及了解学习情况的能力

教师要通过学生的反馈来了解教学效果,调控教学设计。学生听讲的反应、对提问的回答都是必须注意的。教师的设问和命题应以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主,尽量少出现那些简单机械记忆的提问,而应重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特别在命题设计方面,要认真研究,对题型的掌握、情境的设计、立意的选择、设问的构思,都应仔细考虑。一份好的试卷反映了教师的多方面水平,教师耍知识熟练、思路灵活、联系广泛,能从多层次多角度考虑问题。

10.分析评议课堂教学和进行地理教育科研的能力

听课要进行分析评议,这有助于相互切磋、研究交流,也有助于从教育教学理论的高度去认识一堂课,以便于掌握规律、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教师要多听课,多参加评议活动,多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以提高分析评议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还应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勇于创新和实验,从教学实践中总结规律,从理论上概括提高,再指导实践加以印证。教师工作在第一线,掌握大量实践资料,应通过理论研究丰富学科教学的科研内容,进行学科教育科研,选择适当课题,撰写有关教育科研的论文,从而提高自己。

(来源:中国论文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