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柯云路: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3)

(2021-11-03 20:14:04)
标签:

家庭

教育

孩子

分类: 家庭教育

三十一、天才的家长

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好家长,如何运用这五种方法天才地培育孩子的五种积极性呢?

讲两个比喻,真正领会这两个比喻,就能找到感觉。

精心培育孩子的五个积极性之苗

柯云路: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3)

第一个比喻,大家都知道植物的生长,从一个小芽开始成长为一棵大树。为什么我们把教育孩子叫做育苗呢?就是这个意思。

拔苗助长是不可以的。你着急,说你长吧,一揪,离开土壤了,不可以。或者你指责它,你为什么不长,搧它,不可以。或者说,你怎么那么糟糕,踩它,不可以。

幼苗,必须勤浇水,照阳光,施肥,让它自己生长,你提供的只是这种培育条件。

现在,请家长想一想你的孩子五种积极性的状态,希望能想得非常具体,好像眼睛里面能看见:

孩子兴趣的这个芽是什么样的?孩子向上积极性的这个芽是什么样的?他的自信心这个芽在心中是什么样的?他注意力的集中这个积极性的芽是什么样的?他的意志品质的芽是什么样的?要清清楚楚地感觉到。

然后,用你的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的方法,一点点给它浇水、施肥、照阳光,让它自己慢慢生长起来。

当孩子有了错误观念的时候,就好像周围长了杂草,用逻辑中断法把这些杂草去掉。他认为自己不行,认为自己不爱学习,认为自己没有毅力,认为自己不爱某一门功课,都是错误观念对他的干扰和污染,都是杂草,用逻辑中断法把它们去掉。

精心培养孩子心中五个积极性之苗,这是一个好家长要做的事情,而且是最重要的事情。

点燃孩子的五种积极性

再做一个比喻。刚才讲的是植物的生长,现在讲火的燃烧。

植物有苗,火燃烧的时候是不是也有火苗呢?

地上有一堆柴草,你想把它点燃,你划了一根火柴,这就是个苗。这个苗一旦点燃,刚开始只是一点点,在草丛中一豆小火苗落在上面了。你的柴草也可能比较疏松,不够密集,也可能这堆柴草某些部分还有些潮湿,也可能不大透风,也可能风太大,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小火苗都可能熄灭。

大家注意过烧火吗?一个小火苗如何在一堆柴草中燃烧起来,讲究要趁劲。太小,不给点风,不吹口气还不行。风太大了,也会吹灭。一堆柴草压得太紧了,能烧得起来吗?烧不起来。太松了呢,也聚不起火来。

烧火就是这样,把柴草往火苗中间“哄”着点,这个“哄”字用得很准确,然后,还得趁劲,稍稍吹着一点,风大了还不行。然后再哄着点,这边潮湿就让开点,把干的弄过来,弄来弄去,慢慢一点点燃起来。

火燃起来以后,风可以再大点,柴可以再堆多点,让它旺旺地燃起来。

当火苗刚刚点燃的时候,使劲吹一口行吗?不行。你搧它一巴掌行吗?不行。你踏一脚行吗?不行。你说你就是不行了,烧不起来了,把柴草一拨拉,能行吗?或者把柴草立刻都压在上头,行吗?不行。

干湿搭配,疏密搭配,风的大小调试,一点点把火续起来。

五种积极性就是孩子心中学习能力的那个苗。如何把积极性这个火越来越旺地燃起来,要趁劲,一点点把它培育起来。

重建、恢复、发展、培育孩子的五种积极性是特别重要的。

三十二、学习能力是一种功能状态

学习能力是一种功能状态。

一定要特别了解孩子学习能力的状态是什么样子,这五种积极性也可能表现为五种消极性,五种积极性也可能表现得很一般,或者优,或者良,这就是我们要注意的。

五种积极性处在什么状态,直接影响智能的发挥。

他向上,他自信,他有兴趣,他的理解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他的阅读能力,他的表达能力,都能够处在比较好的状态,甚至他还能够掌握自己的承受力,保护自己的承受力,发展自己的承受力。

天才的家长同时是一个天才的教练

一定要把孩子看成是一个始终处在竞赛场上的运动员。

运动员在场上,积极性就是他的竞赛状态。第一,他争取不争取胜利,争取不争取好成绩,有没有这个追求?第二,他对竞赛的项目热爱不热爱,有没有兴趣?第三,他有没有自信?第四,他善于不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第五,遇到挫折以后,有没有意志品质?

你要把孩子的整个学习看成他处在竞技、竞赛这样一个运动员的状态上,这样,你才善于爱护他。

大家都知道,平常训练时是教练大,比赛的时候是运动员大。临近比赛前,怎么让运动员休息好,怎么让运动员吃好,怎么哄着运动员高兴,教练在那个时候就像个保姆。因为要比赛了,运动员最大呀!要照顾好他,保护好他的状态。

要像对待运动员的竞赛状态那样对待孩子的学习状态,因为学习本身是个状态问题。

运动员在竞赛场上的状态完全可能被一个错误的指导、一个错误的批评、一个错误的训斥、一个错误的纵容而破坏,也完全有可能由于一个正确的指导而把状态调整好。

最好的状态是兴奋、自信而放松

当我们把孩子的五种积极性都调整到比较好的状态时,孩子理论上讲是五种积极性,在状态方面形象直观地讲就是六个字,叫做兴奋、自信、放松。

这六个字就能体现出这五种积极性是不是处在最好的的状态。

为什么兴奋呢?他有向上的积极性,有兴趣,注意力集中,有意志品质,他就必然表现为学习上那种兴奋的感觉。爱学习,做作业很兴奋,高高兴兴就去了。这就是兴奋状态。

兴奋中还自信,今天做作业,明天考试,还挺自信。

可是还不能太紧张。

运动员特兴奋,兴奋到肌肉都抽筋的程度,那也不可以呀!就是由于过于紧张了。因为兴奋也含着一定的紧张。肌肉完全不紧张,心理上完全不紧张,没有兴奋感。蔫了吧叽的,没有兴奋感。

它有一定的紧张,但一定的紧张又和一定的放松相联系。就好像我们锻炼身体一样,挺拔而放松。

兴奋、自信而放松,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能力状态。

希望所有的家长能够深入了解孩子心中的五种积极性,注意孩子的学习能力处在什么状态之中,善于保护和调整好孩子的状态,这是家长特别重要的工作。

三十三、家长自测

1,您的孩子在学习方面有向上积极性吗?

(1)有

(2)没有

(3)一般

2,您的孩子在学习方面有兴趣吗?

(1)有

(2)没有

(3)一般

3,您的孩子在学习方面自信吗?

(1)非常自信

(2)比较自信

(3)不太自信

(4)不自信

4,您的孩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吗?

(1)集中

(2)比较集中

(3)不太集中

(4)不集中

5,您的孩子学习有毅力吗?

(1)有

(2)还可以

(3)没有

6,您认为孩子的学习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

(1)向上积极性

(2)兴趣

(3)自信心

(4)注意力

(5)毅力

7,您应用下述方法的效果如何?

(1)观想确立法(好、不好、一般)

(2)描述确立法(好、不好、一般)

(3)心理暗示法(好、不好、一般)

(4)欣赏、夸奖、鼓励、榜样法(好、不好、一般)

(5)逻辑中断法(好、不好、一般)

家教格言:

向上的积极性是孩子学习的基本驱动力。

孩子学习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学习兴趣不够。学习成绩常常直接反映出学习的兴趣。

有了兴趣,智能可以得到更好的运用和开发。

兴趣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性。聪明的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兴趣有细心的透视、观察和体会。

自信的意义是帮助孩子更有效地运用智能,更有效地开发智能。

凡是在生活中比较成功的人,大多数从小就有自信心。

当孩子没有向上积极性、没有兴趣、没有自信心的时候,他不可能有很好的学习状态。家长只要把孩子的几种积极性调动起来,孩子的学习自然而然会上去。

善于集中注意力是孩子学习积极的表现,不善于集中注意力常常是学习消极的表现。

毅力是对向上目标的追求,是对智能状态的保护。毅力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支持孩子的自信和兴趣。

五种积极性的培育是家长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家长最重要的智慧。

做家长,不在于辛苦,不在于操心,不在于文化程度高,不在于钱多,不在于条件好,而在于理解孩子心中五个积极性的状态,善于用特别简单、明了、有效的方法保护、培育、发展孩子的五种积极性。

做家长的全部天才和奥秘都在这里。懂得这一点,就懂得了家教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培养孩子的一个兴趣容易,破坏孩子的一个兴趣也很容易。

描述确立法是培养孩子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家长从来没有对孩子描述过这五种积极性,或者描述得少,描述得效果不很突出,都是家长的失职。描述的结果应该使孩子和周围环境都接受影响。

全部描述都含着某种欣赏和夸奖。而最积极的描述和心理暗示只有通过对孩子的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才能够实施。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小学生时期,初中生时期,高中生时期,家长的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孩子形成这五种积极性。

当孩子在五种积极性方面表现出错误的自我否定倾向时,家长要用逻辑中断的方法打断他对自己的错误描述。然后,更多地实施正面的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

天才的家长就是善于重建、保护、发展孩子这五种积极性的家长。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一种功能状态;最好的状态就是兴奋、自信而放松。

三十四、学习是一种综合的能力

观察感受能力的培育

观察力是智能的基础。

观察包括方方面面:不仅观察自然,也观察社会;不仅观察学习方面的东西,还要观察生活方面的东西。

观察能力的培养,小时候是解决学习问题,大了就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方面面。

五个积极性是整个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

但五个积极性又不能取代八种智力——观察力、记忆力、三种思维能力、听讲阅读能力、语言操作表达能力,还有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

五种积极性不是取代这些能力,而是带动这些能力。

那么,怎么培育孩子的八种智力呢?

家长们要进入非常具体的思考,比如说观察能力怎么培育,记忆能力怎么培育,等等。

首先,学习是一种综合的能力。

在讲到五种积极性能够发动、带动和推动智能的运用与发展,并以两种承受力为基础的时候,我们有这样一句话: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能力的提高,就是用五种积极性引动、带动和推动八种智能的运用与发展。

再具体说,在观察、记忆、思维、听讲阅读、语言、操作、表达、学习自我管理能力这八个智能的提高方面,都从培养五种积极性入手。

关于如何培养记忆能力,自古以来不知道有多少方法和手段。但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入手,培育孩子的这几种智能,最主要的方式依然是从培养五种积极性入手。

三十五、培养观察能力从何入手(1

具体到观察能力,就是要培养孩子观察方面的向上积极性,观察能力的增强意识,增好意识;培养孩子在观察方面的兴趣;培养孩子观察的自信;培养孩子对观察的注意力;培养孩子对观察力的自我塑造、训练的毅力。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家长可以使用多种方法,许多书籍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手段。这其中最重要的、贯穿这些手段中的奥妙本质,是培养孩子的五种积极性。

观察兴趣的培养

所有学龄前孩子的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体验。今天带孩子出去玩了。你问他,天空是什么样子的?他看了一眼,做了个描述:天上飘着几朵云,天是蓝色的。云像什么呀?他说云像棉花,像雪,像山,像骆驼。

他把这个观察告诉你了,你就以为已经培育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吗?不能说一点没有培育,只是这个培育作用不大,效率也不高。

因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没有做,你应该对他的观察立刻做出欣赏、夸奖、鼓励。你要说,宝宝,你对天空的观察真仔细,真清楚,真形象,真生动,比爸爸观察得好,比妈妈观察得好,比我们都观察得好。

这样,他观察的行为才能够变为观察的兴趣。

否则,你即使经常训练他,他也有些能力了,但是他对观察有点厌倦,他会想,你老让我观察干什么?

如果你在培养孩子的兴趣,那么,不需要几次观察训练,就能够在一个幼小的心灵中塑造出观察的兴趣。

一旦形成兴趣,你不去训练,他自己就很爱观察。观察完了,还愿意对你描述,描述完了以后往往还用眼睛看着你,等待着你的欣赏和夸奖。

训练观察能力,首先就要训练孩子在观察方面的兴趣。仅仅把这一点做好,你就发现孩子其实是特别爱观察的。

观察能力就这样培育起来了。

兴趣五岁建立,三岁建立,一旦建立起来,就会源源不断地自我发展。建立不起来,你使劲训练,效果并不一定好,甚至还可能产生逆反。

竞赛意识的培养

以此类推,在观察方面的向上积极性,就是由观察之间的比较造成的。

你欣赏他,夸奖他,你还可以训练他的弟弟妹妹,训练和他一起玩耍的小朋友。宝宝你说完了吧?再让芳芳说一说。芳芳把天空的云朵描述了一番。

这时候你就要说,宝宝观察得很好,芳芳观察得也很好。把每个孩子的特长都说一说。这时候,你的宝宝不仅受到了欣赏和夸奖,他还找到了在观察方面的竞赛意识。

孩子希望观察得更好,把别人的优点也学到,这种向上的积极性一旦产生,就在观察兴趣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观察能力的向上追求更高目标的欲望。这时,孩子在观察方面的发展,应该说有着非常大的动力。

观察自信心的培养

家长接下来要注意的是,培育孩子的自信。

要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自己的观察能力是非常出色的。让他觉得自己善于观察,走到哪儿都能把环境观察得特别仔细,描述得特别清楚。如果孩子自信心建立了,他的观察能力的发展就有了更大的积极性。

观察注意力的培养

家长还要培育孩子什么呢?

观察需要注意力集中,但孩子并不是从来都会注意力集中,注意力也不是从小到大都一样,它会逐步发展。

如果他这次观察特别认真,你不但鼓励他观察的兴趣,他的向上的竞赛意识,他的自信,还要特别欣赏他观察方面的注意力的集中。

他在观察一个事物时注意力的集中,这种状态本身要欣赏和夸奖,引导他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三十六、培养观察能力从何入手(2

毅力的培养

再往下,你就要通过你的欣赏、夸奖,通过你的心理暗示,通过你的描述,培育他在观察方面的毅力。

孩子和其他同学比赛,不是成绩最好,这时候,你还要让他有毅力。因为不仅是孩子,任何人都不能只在顺利的夸奖中成长,还要接受挫折教育。

如果他在十次观察中受到九次欣赏和夸奖,只有一次对他略做一点批评,一点补充,他又能经受这种批评和补充,这种挫折的教育和毅力的教育特别重要。

最重要的是他经受这种挫折,经受这种批评、补充和指点以后还不沮丧。要塑造孩子的这个毅力,肯定他在意志品质方面的积极性。

五个积极性永远比方法更重要

现代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各种各样的书籍,不知道讲了多少有关观察的具体手段,其实不必这么繁琐,最主要的是培养好孩子在观察方面的五种积极性。

做到这一点,孩子观察能力的发展根本不用家长担心。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一天就可以把兴趣培养出来,有时候半天、甚至一个小时就够用了,孩子观察兴趣的形成是很容易的。

要知道,孩子一旦喜欢观察,再有了向上的竞赛意识,再有点自信,往下的工作他即使很小也会自己做。

如果孩子已经大了,在他小时候又忽略对观察力的培养怎么办?他现在观察力不够强,对观察不够有兴趣怎么办?

依然按照这个原则重新补课。

一般来说,作家比较善于观察生活。那么,作家的观察力是哪儿来的呢?也要由他观察的向上意识、观察的兴趣、观察的自信、观察的注意力和观察的毅力这五个积极性逐步牵引而塑造出来的。

三十七、观察能力是智能的基础

观察能力是智能的基础。对世界没有观察,哪来记忆?没有观察和记忆,脑子里没有任何素材,哪来思维?所以观察能力应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需要培养的能力。

观察能力是终生有用的大能力

观察是方方面面的,不仅是观察自然,也观察社会。不仅是观察学习方面的东西,还要观察生活方面的东西。

既然我们清楚,作为小学生、中学生甚至学龄前儿童,观察能力是记忆与思维的一种基础,那么我们就要注意培养。

如果观察能力能够结合透彻的思维,就是一种终生有用的大能力。很好的观察、很好的记忆和很好的思维结合在一起,这个孩子的智力就是高水平的。

讲观察,小的时候是观察天空,观察田野,观察植物,观察动物,这是具体的观察。到比较大的范围,对人、对社会的观察,这种观察能力会转化成为一种大而全、从具体到抽象的全面观察能力。

方方面面的观察能力

比如说,善于观察整个科学、技术、学术领域的形势;善于观察某个领域的形势;善于观察某个领域内某一选题的形势;善于观察自己在科学研究中的位置,等等。一个科研工作者能够从事这种观察,观察得正确、仔细,他就能有正确的表达和描述,有出色的创造。

又比如,对于一个搞经济的人来讲,他善于观察大的经济形势;善于观察某一个经济项目的形势,善于观察好自己在这个形势中所处的位置,他就能做好经济。

全面正确的观察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更广阔地说,善于观察社会的方方面面,经济也好,政治也好,教育也好,文化也好,哲学也好,艺术也好,而且善于观察某一领域中的具体的形势和自己具体的位置,这个人就可以在他所处的那个领域中找到机会。

这种大的观察是由从小的具体的观察培育而来。

所以,种种观察的正确、全面、细致,其实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今天培养好他的观察能力,不仅有助于他学习的某个因素能够正常发展,而且有助于他今后整个人生的成功。

三十八、每个孩子都是小观察家

任何领域的出色的专家,同时就是观察家。

你是科学家,必须是科学领域的观察家;你是政治家,就是政治领域的观察家;你是经济学家,就是经济领域的观察家;你是做生意、做实业的,你就是生意、实业方面的观察家;你是搞教育的,必须是教育方面的观察家;你是个好老师,就对学生心理、学习、各种表现是很好的观察家。

你是个好家长,就必须是对孩子以及有关家教知识、理论、现象、经验、教训的一个很好的观察家。

观察能力的培养,小的时候看来是解决学习问题,大了就解决人生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在学龄前就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一个好的学生,就是有关学习方面:形势、环境、条件和主观因素的一个很好的观察家。学生也可以当小小的观察家,观察学习的课程,学年学期的形势,小学、中学、大学的形势,学校、同学、老师的情况,自己的家庭情况。

能够做出这种观察,就能安排好自己的学习。

三十九、观察能力的起源

那么,所有这一切观察能力,起源于从小养育成的观察的积极性,向上的积极性,兴趣的积极性,自信的积极性,注意力的积极性和毅力的积极性。

这么一想,朋友们是否发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虽然很了不起,很重要,其实做起来并不难。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就是要从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他的竞赛、向上意识、自信等五个方面入手。

因此,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不要停留于教授孩子观察的技术,增加很多观察的训练,重要的是训练之后的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让孩子迅速形成这五方面的积极性。

这样,对观察能力的培养应该说是轻而易举的。

家教格言: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能力的提高,就是用五种积极性引动、带动、推动八种智能的运用与发展。再具体说,在观察、记忆、思维(三种)、听讲阅读、语言操作表达、学习自我管理能力这八个智能方面,都要从培养五种积极性入手。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在观察方面的向上的积极性,就是观察的增强意识、增好意识;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培养孩子观察力的自信;培养孩子观察的注意力;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自我塑造、训练的毅力。

训练观察能力,首先要训练孩子对观察的兴趣。兴趣一旦建立起来,孩子的观察能力就会源源不断地自我发展。建立不起兴趣,家长使劲训练孩子,效果并不一定好,甚至还可能产生逆反。

在观察兴趣的基础上,使孩子产生观察方面的向上积极性──追求高目标的欲望,这是孩子观察能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还要使孩子觉得,自己善于观察,自己的观察能力是非常出色的。

要特别欣赏孩子在观察方面注意力集中的表现,使孩子更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孩子在十次观察中受到九次欣赏和夸奖,还有一次对他略做一点批评和补充,这种挫折教育和毅力教育是特别重要的。

如果孩子经受这种批评和补充后不沮丧,家长马上要塑造他这个毅力,肯定他在意志品质方面的积极性。

观察力是智能的基础。而观察是方方面面的:不仅观察自然,也观察社会;不仅观察学习方面的东西,还要观察生活方面的东西。观察能力的培养,小时候看来是解决学习问题,大了就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方面面。

观察能力结合上思维能力,是一种终生有用的大能力。很好的观察和很好的记忆、思维结合起来,孩子的整个智力就是高水平的。

四十、人的记忆潜力是非常大的

记忆能力的培育

游戏记忆法是培养记忆力的最好方式,也是培养记忆力最有效的态度和方法。

游戏记忆法引伸开来,就是游戏学习法,游戏工作法。

人的记忆潜力是非常大的

记忆力是一个人从小到大、到老,都需要、都可能培养的。

从小就可以培养,而且应该从小、从特别小就开始培养,一直到老年。年纪多大都可以继续培养自己的记忆能力。

人的记忆能力潜力非常大,全在挖掘。科学家讲,人的大脑细胞使用率通常不会超过百分之十五。有些用脑不多的人,大脑使用率连百分之十五都不到,甚至连百分之十都不到。

大脑的潜力很大,许多人把这种资源白白浪费了。

四十一、记忆的第一要素是责任心

培养记忆力的第一要素,肯定还是要从五个积极性入手。

我小时候也经常训练记忆力。记得那时候去图书馆看一整天书,如果故意不带笔记本,晚上回来后,训练自己把这一天看的所有东西都补上笔记,而且要求与当场作笔记一样。

这是对记忆力的训练。

那么,记忆的奥妙在什么地方?

关于记忆的奥妙人们讲了很多很多,我以为记忆力的第一要素是记忆的责任心。

记忆任何东西,首先是记忆的责任心。

也就是记忆方面的向上积极性。

许多人都有体验,一个电话号码你不想记,你千百次地用它还得去查本。为什么?你根本没有想记,觉得不需要记,你没有记忆的责任心。

当你没有责任心的时候,一个东西反复出现,你还是记不住。

但是,今天你认识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你非常看重的朋友,或者是非常看重的社会联系。他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当时你又没条件用笔记,只能用脑子记下来,结果你一遍就记住了。

记忆的奥秘在这里,丢掉了这一点,侈谈记忆力的提高,那才叫不得要领。

记忆力的衰退本质上是责任心的衰退

再举一个例子,家长们都不是学生了,有的三十岁,有的四十岁,有的五十岁了,大家往往都受一个逻辑的影响,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就会衰退。

其实,并没有记忆力的衰退,有的只是记忆的责任心、记忆的向上积极性的衰退。

家长中的任何一个人,如果现在做一个训练,记忆力都能明显上升。影响成年人记忆能力的一个最大误区,就是认为自己到了一定年龄记忆力要衰退,丧失了记忆的责任心,丧失了记忆方面的积极性。

因此,不论年龄多大,要有记忆方面的责任心和向上的积极性。

你说你记忆力不好了?把你的电话本拿过来,不再还给你,而且告诉你,记不下来本子就扔到火里啦。那么,其中几个主要的电话号码、最重要的电话号码,你现在必须拿脑袋记,你一会儿就能记下来。

真是这样,大多数电话号码都能记下来,没有这个方法就记不下来。记忆力怎么一下就提高了?

记忆的责任心一旦调动起来,记忆的功能才能出现。

在培养记忆力方面,第一个积极性就是记忆的责任心,记忆的向上积极性,要有目标,有要求,有责任心,就能记住。不懂得这一点,哪有记忆能力的提高?

签字笔大家经常用,笔杆上都有些什么字呀?手表天天带,表盘上有些什么符号呀?有几个家长能记住表盘上有什么符号的?大多数记不住。

同事之间每天穿的衣服都是些什么图案?英文字母是什么?还是不知道。

为什么?没有观察和记忆的责任心和积极性。这是小例子。

提高记忆力要从提高责任心入手

提高记忆力就必须从提高记忆的责任心、向上意识的积极性入手。这既是战略性的,也是战术性的。

所谓战略性的,就是要让孩子对提高整个记忆能力有责任心:一定要提高我的记忆能力。

也是战术意义的,我今天要记住这几个单词,要记住一段课文,我给自己下了硬性指标,今天一定要完成。

用这种方法就提高了今天的记忆能力和记忆效果。久而久之,就提高了整体的记忆能力。

任何孩子都可以培育他在记忆方面的责任心啊!

这是很容易做的事情。

有些孩子背圆周率可以背到一千多位,很困难吗?只要努力,很多孩子都能够做到。不就是个记忆吗?

所以,培养记忆能力,第一,就是培养向上心、责任心。

四十二、让孩子喜欢记忆

培养记忆力的第二要素,就是培养记忆的兴趣,提高记忆的积极性。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记忆当做好玩的事情。

现在很多孩子学习,发愁的就是记忆,不喜欢背单词,不喜欢背公式,从小就把记忆当做苦事情。其实记忆是非常有趣味的事。

对一个学龄前儿童,一个小学生,一个初中生,如果你能帮他逐步产生记忆方面的兴趣,把记忆当做一个好玩的事情,孩子的记忆能力就必然向前发展。

让孩子喜欢记忆,在他记忆力提高以后,还愿意炫耀和表现自己的记忆能力。找到记忆的趣味,愿意寻找记忆的窍门,培养提高记忆力的种种兴趣,这一切是培育记忆能力的关键。

家长要保持记忆的兴趣

有了记忆的兴趣,有了表现自己记忆能力的欲望,有了寻找记忆窍门的乐趣,就有了提高记忆能力的积极性。在外语学习中记忆尤其是关键,记忆力加强了,对学外语和一系列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就有了兴趣。

所以,提高记忆力非常重要。

家长们不管现在干什么工作,好像不需要什么记忆力,但是希望你们现在还保持记忆的兴趣,自觉地运用一下记忆。

训练记忆、适当地运用记忆、有兴趣地记忆,是保持身心健康的一个起码方法。不要以为只做广播操能使人健康,大脑也需要做做操。大脑不用也会老化,大脑老化生理也会老化。

当你以记忆为乐趣的时候,适当地做一些记忆的游戏。

比如一些电话号码,一些有用的地址,重要的人名,用脑子记一记,有什么不好?你当老师,用很短的时间把大多数同学的名字记住,见了孩子马上能够叫得出他的名字,孩子对你很亲切呀!

不以为记忆是苦恼的事情,记忆不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吗?

要训练自己的记忆力。

四十三、相信自己的记忆力

记忆的第三个积极性,是记忆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够记忆。

有些人经常讲,我都六十了,脑子不好用了。有人四十岁就开始讲这个,说现在不如年轻的时候了,有人甚至三十岁就讲这个话。

不要以为这是笑话,很多人三十岁学函大、考文凭的时候说,我们现在就是不如年轻的时候。

那么,我想问一问,几岁算年轻啊?

三十岁时他就说,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好,后来才知道他说年轻是指上中学的时候。

我认为,会用脑的,三十岁、四十岁会比二十年以前记忆力还好。

为什么?

因为三十岁、四十岁的人,人生经验丰富了,逻辑多了,联想丰富了,他更善于理解、思维、判断、逻辑一个事物。善于理解和逻辑,就更善于记忆了。

关键是观念上没有记忆的自信了。

记忆的关键是自信

大人记忆力的关键在自信,孩子更是这样。

一定要培养孩子在记忆方面的自信。

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记忆力不自信,这就是一个弱点。你要想办法慢慢让他恢复自信,让他感觉自己的记忆力其实很强,只不过是信心不够,只不过是没有用心,只不过是没有经常训练记忆能力而已。一旦下功夫了,记忆力是非常强的。

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个脑子,在他不自信的时候,他不能想象自己一天背七十个单词,八十个单词,一旦有了自信,还是这个脑子,能够不太费力地把这些单词全部背下来。

记忆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自信是水平发挥的保证

当一个人自信的时候,参与任何项目的制定,表演任何技术,他都能发挥好。不自信就什么水平都发挥不出来。

记忆也是一种能力,只有在比较自信的状态下,记忆的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孩子在学习舞剑,或者学习一个舞蹈,她跳得不错了,当然不可能一点毛病没有。但如果家长站在一边光指责她哪儿的动作不对,哪儿的姿势不美,她一会儿就没有自信了,甚至可能不会跳也不愿意跳了。可是如果有自信,她会跳得非常好。

同样一个人,同样一段舞蹈,在同一个时期可以跳出完全不同的水平来。她在生人面前,因为拘谨、不自信,可能频频出错。可是在熟人面前就跳得非常成功。

只因为不同的自信状态。

所以,一个人记忆水平和记忆能力在不同的自信状态下会发挥出不同的水平。一定要培养孩子记忆的自信。

四十四、培育孩子记忆兴趣与自信

那么,培养孩子记忆的自信也好,兴趣也好,培养孩子记忆的向上性、积极性也好,用什么方法呢?

观想确立法、描述确立法、心理暗示法都可以,特别是要用欣赏、夸奖、鼓励、榜样的方法。使孩子对记忆有兴趣,相信自己的记忆力不比别人差,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可以提高,相信人的记忆力有很大潜力。相信自己经过努力,可以成为记忆力的天才。

敢想,敢相信,就能创造奇迹。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将孩子培养成记忆力的天才。

家长们不信,可以先培育一下自己。

你现在肯定对自己的记忆力有一个大概的判断,你只要把训练记忆当做一件好玩的事情,相信自己的大脑根本不老化,有很大的潜力,试着记一点事情,没几天你就会发现,记忆力比以前增强了许多。这并不困难。

自己实践一下,就对培养孩子有了感觉。

最好的记忆状态是兴奋、自信、轻松

注意力不集中,是没法记忆的。注意力要集中,又不过分紧张,这是提高记忆效率的重要心理状态。

注意力集中本身是一种紧张。适度的紧张,同时保持相对的放松,这就是要掌握的记忆状态。

记忆最好的状态,也是学习最好的状态,就是兴奋,自信,放松。

兴奋就是良性的、愉快的、适度的紧张与注意力的集中。

记忆是锻炼大脑的游戏。

游戏记忆法

游戏记忆法是教育孩子的好方式。

游戏记忆法,就是要找到记忆的乐趣,把记忆当做游戏。这是教育婴儿的最好方式,也是培育孩子记忆力的最有效态度和方法。

希望家长能够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让孩子感到记忆是游戏,用游戏的态度对待记忆,这里就包括了兴趣,包括了适度的紧张,包括了兴奋,包括了放松。

四十五、游戏学习法

游戏的原则也要贯彻到观察,观察也是一种游戏。

再推而广之,游戏的原则是整个学习的原则。

游戏学习法,学习游戏法。

旧观念是把游戏和学习对立起来。一定要破除旧观念。

人最大的游戏是工作

人的最大游戏是工作。人最不能忍受的是失业,没事干,无聊。

我们的工作就是在做一个大型游戏,要做得快乐,做得开心,做得兴奋,做得有兴趣,做得互相欣赏。

经济,政治,科学,艺术,体育,所有的工作和活动都是游戏。

大家恐怕没有想过,工作和人类的很多游戏之间是相通的。

一个运动员的工作是踢球。踢球是什么呢?是游戏!天下有很多游戏直接就是工作呀。所有的比赛其实都是游戏呀。排球不是游戏?篮球不是游戏?游泳不是游戏?滑冰不是游戏?都是游戏,却成了运动员的工作。

那么,工作是什么?工作是游戏。

游戏是对工作的模拟,工作是游戏的延伸。

小孩过家家做菜是游戏,可是大人做菜就是工作。为什么小孩过家家做菜是游戏,大人做菜就是工作呢?

于是乎,我们可以这样讲,大人做菜做饭也是游戏,而小孩做菜做饭也是工作。

学生最大的游戏是学习

一定要找到游戏和工作之间相通的东西。那就是兴趣,就是快乐,就是自信,就是兴奋、自信和放松的状态。

所以,在培养孩子学习的时候,要使孩子对学习不厌倦,喜欢,对待学习就像自己热爱的游戏一样。

学生的最大游戏是学习,如果孩子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上学,他最羡慕的大概绝对不是踢足球了,不是玩游戏机了,是羡慕其他孩子能上学。

因此,要用游戏的原则对待学习,这是家长要在孩子心目中培育的一种观念,要像喜爱游戏那样喜爱学习,绝不可毒化学习的快乐特征。

不能搞成学习是孩子的最大痛苦。要深刻地运用游戏的原则和特征来激动人,推动人,吸引人,鼓励人,兴奋人。

游戏的特征

游戏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能够吸引众人参加?因为它本身是激动人的,推动人的,吸引人的,鼓励人的,兴奋人的。

所有的游戏里都含着比赛,含着智慧,含着兴奋,含着快乐。

这些吸引、推动、鼓动、激动、兴奋人的游戏原则,要贯穿到学习之中,

家长要善于运用这个奥妙。

游戏机就有得分高低的问题,踢球有一个进球不进球的输赢问题。所有的游戏都有规则,这些游戏规则恰恰是我们人类在工作中争取成功、避免失败这个原则的写照。

游戏与工作和学习的相通之处

游戏来源于工作,工作反过来又从游戏中寻找自己的工作特征。

因为在生活中人类要比智慧,所以创造了比智慧的游戏,如象棋,围棋。正是模拟工作的游戏把人类生活中那些吸引人、激动人、兴奋人、推动人、鼓动人的特征集中地表现出来。

要善于把工作中的游戏特征寻找出来。

好家长就是善于使孩子把学习、观察、记忆当做一个非常有趣味的事情来做。

你看,孩子踢球多么上心哪?孩子玩游戏机是多么不需要催促呀?孩子玩电脑是多么会动脑筋呀?孩子喜欢唱歌、喜欢跳舞是多么努力呀?同样,也要使孩子对学习那么上心,甚至比游戏还要上心,这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关键在于家长、老师的引导。

因为学习原本是最大、最丰富、最有意思的游戏。

游戏中也有得分,二比0、三比0,游戏机是二千分,三千分。都有得分原则。游戏中的得分原则与学习中的得分原则是一样的。

游戏中有授奖原则,学习中也有授奖原则,都是一样的。

用游戏的法则引导孩子学习

所以,运用游戏的各种法则来引导孩子学习,是家长要动脑筋的事情。

只要你把记忆当做有趣味的事情,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就找到了提高孩子记忆力的奥秘。

记忆力的培育也有一个毅力问题。和游戏一样,踢球不能总赢吧?玩电脑或者玩游戏机,也不是总赢啊。失败了还要接着干嘛。记忆也一样,也要培养孩子的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