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学困生 |
分类: 班级管理 |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有困难,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如何帮学困生走出困境?从2005年至今,市二中李景老师主持了《我市中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经过三年的研究和探索,课题组完成了预期研究任务。
该课题旨在探寻中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增强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实现健康、和谐发展。该课题组经过实践总结出的学困生转化策略证明,学习困难有各种原因,有智力、学习方法、努力程度、健康状况等各种各样的情况,现在学习差,以后不一定差;在数学上差,在语文上不一定差;在文化学习上差,在技能的学习上不一定差。只要有爱,学困生的转化并不是一个难题。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案例分析:(指导老师:邵传国)
孙淼(化名)是七年级9班的一名男生,他顽皮,好动,学习成绩在班里一般。孙淼的行为表现为多动和懒散,上课经常开小差,而且闲话特别多,时常不是玩手指就是玩铅笔,还偷偷看课外书;他的个人习惯很差,经常将碎纸片、橡皮甚至手指放入口中咀嚼;他最大弱点就是不虚心,总是不愿意接受批评和帮助,面对批评和帮助表现得异常固执,因此,他和同学的关系很不好,同学们都不信任他。
做教师这些年,邵老师深深懂得爱对学生来说就是一剂良方。课间,邵老师常常找孙淼聊天,对他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肯定;安排他做了组长,锻炼他的能力,让他有进步的成就感;寒冬时节,孙淼的脸碰破了,邵老师亲自找来药水为他涂上,防止感染;学习上有了困难,邵老师鼓励他去克服。正是在老师的点滴关爱中,孙淼与老师成了好朋友,心里的话总愿意对邵老师讲。由于孙淼最大的弱点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听不进批评与意见,邵老师从小处着手帮助他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并告诉他,要想让同学们信服,就要处处努力做好,用事实向别人证明“我能”,而不是用生气来解决问题。
如今的孙淼,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许多,课上能听讲了,有时还能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在刚刚结束的英语期中考试中,孙淼终于及格了,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在班上还结交了几个知心朋友。
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
案例分析:(指导老师:阮浪)
钟雨(化名)是八年级5班的一名女生,在班里,由于学习成绩不好,不愿意和同学交往,有时老师找她了解情况,也是问的多,答的少,经常完不成作业,厌学情绪严重。性格忧郁内向,不善言语。但她身高1.63米,身体素质好。
阮老师发现,钟雨虽然不爱学习,但她身体素质好,是个搞体育的好苗子。于是阮老师推荐钟雨进学校的体育队进行训练;在钟雨去训练的时候,阮老师多次发动课任老师和全班同学细心积极寻找钟雨身上的“闪光点”,很快,钟雨“乐于助人、比较自律”等优点一一被发掘出来,阮老师就不断创造条件鼓励和表扬她,使她变得勤奋和勇敢。阮老师还有意识地安排她参加了几次课外活动,扩大了她取得成功的机会,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经过老师、同学的不懈努力,一学期过后,钟雨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性格由过去的沉默不语变得活泼开朗。在去年的学校秋季运动会中,她参加的跳高和立定跳远项目获得年级第一,令许多师生刮目相看。此后她正式进入了校体育队,前不久在市级比赛中还获得了名次。
改变评价学困生的方式
案例分析(指导老师:吴银霞)
李苗(化名)是该校八年级4班的一名女生,她学习非常刻苦勤奋,但由于接受能力较差,再加上学习方法欠妥,语文成绩一直不好,她开始有了放弃的想法和自卑心理。但她在同学中很有人缘,同学们都很欣赏她刻苦学习的精神。
吴老师发现,李苗语文成绩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合适的学习技巧,导致事倍功半。只有勤奋的精神而缺乏好的技巧,很难有好的成绩。吴老师首先在班上肯定其刻苦学习的精神,帮助她树立自信心,鼓励她发扬自身优点。然后根据她的不足之处,专门找出相应的试题进行单独辅导,吴老师还专门安排班上学习方法得当的学生和她交流,帮助她改进学习方法。
经过努力,半年后,李苗树立了较强的自信心,对语文学习有了很高的兴趣,成绩也有了一定提高。
挖掘学困生的潜力
案例分析(指导老师:李景)
罗杨(化名)是八年级3班的一名男生,他的外语成绩在全班处于中下游水平,数学考试多次不及格,语文成绩较好。由于基础较差,他厌学情绪比较严重,不愿意和同学交往。虽然总体学习成绩不好,但罗杨非常喜欢美术,爱好画画。
罗杨在学习美术上非常有潜力,李老师决定把他在画画上的天分充分挖掘出来,取长补短。李老师帮助他加入了学校的美术班,还安排他参加学校举办的美术展活动,并让美术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多给罗杨指导,为他在这一方面提供了很多发展机会。创造条件尽量让其发展特长,唤醒他学习的兴趣。
一学期过后,罗杨各个方面都有了重大变化,在学校的美术展活动中,他的作品获得一等奖。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提高。外语成绩进入班级前30名,作文还多次作为范文在全班宣读。和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得到改善。由原来的害怕老师变为愿意接受老师,有事向老师说,师生关系特别好。
(来源:思想者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