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主任对学生评价的误区与应对

(2021-10-24 09:16:22)
标签:

班主任

教育

班级管理

分类: 班级管理

我从20139月份开始担任班主任,至今已有三年时间,深刻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复杂与艰辛。然而,有时大量的辛苦劳动换来的结果却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点就是对学生评价上产生了误区。我把它归结为四点,下面一一列出,希望广大老师引以为戒。

班主任对学生评价的误区与应对

误区1:先入为主

所谓“先入为主”, 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我们在刚接手一个新班时,对全班学生不太了解,往往会去查阅学生以前的记录和评语,或到前任班主任那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有时我们仅据此印象选用班干部,委以重托,结果大失所望。这就是“先入为主”心理误区造成的影响。因此,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不应轻易施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之后,全面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进行的评价才可能准确、有效。

误区2:情感因素效应

我曾经犯过这样的毛病,心情好的时候,看见路边的草都特别亲切;心情不好的时候,看见什么都别扭,看哪个学生都不顺眼。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良好心境和不良心境。在不同的心境下,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会受到影响。如果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在老师心境好的时候,会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态度也很亲切,学生自然也会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诲。而在老师心境不好的时候,往往会流露出烦恼、愤慨的情绪,甚至有的老师会把怒气转嫁到学生头上,语言自然也严厉、尖刻、缺乏理性。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对学生的教育失去意义,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作为班主任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必须保持良好的心境,体现良好的师表形象。

误区3:近因效应

通俗地讲,就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可能影响对评价对象一贯性的看法。例如,有位同学学习一向勤恳认真,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优异,只因最近一次违反了纪律,于是被认为不守纪律的人,评三好时老师、同学们向他投了否决票。相反,一位平时表现一般的同学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票数就都集中在他的身上。显然这样的评价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克服这种效应,要求老师学会用历史分折的方法来评价一个学生,要看他一贯的表现,而不仅仅是根据新近发生的一两件事来作出评价。任何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评价都只会导致片面和不合理。

误区4:刻板印象效应

毋庸讳言,班主任容易在头脑中形成对某个学生的固定印象,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变化认识不足,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个体。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这种定型评价不但会遏制后进生的上进心,同时也会使优秀生的心理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应对方案,制定一个发展性评价方案:

1、重视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

(1)在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口头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效地促使学生朝向既定的学习目标发展。

(2)建立作业评价机制。对于学生每天上交的作业,除了及时批改、采用等级制进行定量评价以外,我们还采用写批语的方式针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质量、书写、重视程度进行定性评价。

2、建立评价量表进行阶段评价,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性评价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为此,我们应尝试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阶段性小结,其中包括“任课老师的话”、“同学的话”、“班主任的话”,等等。

3、通过收集教学故事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故事是伴随着学生成长最好的教材。学生在阅读和收集教学故事的过程中,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4、利用一些成长记录的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

我们让学生自己建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记录的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真实故事,收集学生各方面的资料,其中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每次月考的试卷等。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5、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舍起来

在期末成绩中,日常表现和作业、单科测验以及期末考试各占一定的比例。比如说有一位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很不错,作业质量很高,单元测验成绩也很好,但在期末检测的时候却考得不够理想,我们会参照他的日常表现给出较高的评价;相反,如果平时这位学生调皮捣蛋,上课经常搞小动作,即使期末检测考到了满分,我们也会在总体评价中作出相应的扣分。这样做的导向作用是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未考试,体现了评价的过程性,并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中,做到教评相长。

总而言之,不管我们采取的是那种方式的发展性评价,我们都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着眼学生的未来;我们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或者与他人比个高下,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与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学会学习,全面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