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丢掉虚荣心,找回责任心

(2021-10-17 10:12:15)
标签:

家庭

教育

孩子

分类: 家庭教育

丢掉超常心,找回平常心

用超常的眼光看孩子,是当今父母最普通的问题。只要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就怀疑自己的孩子有毛病。

丢掉虚荣心,找回责任心

有一年的寒假,我在北京青年宫连续进行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听"系列讲座。一天,讲座后我在大厅里搞心理咨询。有一位军人爸爸带着上小学的儿子来咨询。他们排在第三个,我一直很注意他们。看上去,那个男孩很老实。轮到他们,这位爸爸郑重地对我说:

"我的儿子有病!"

"你的儿子不是挺好的吗!"我对这位爸爸有点儿不满,哪能当着孩子的面说他有病呢!

"我的儿子有多动症。"这位父亲认真地坚持看自己的看法。

"我仔细观察你儿子,他一直没有乱动呀!"我说。

"他是神经性多动症。"

于是,我向他请教患"神经性多动症"的人是什么样子。

"一会儿嘴角抽动一下,一会儿眼角抽动一下。"爸爸说。

我又看了一眼孩子。他爸爸没说他有病时他还是挺好的,说到他嘴角、眼角抽动,他的嘴角和眼角真的就开始抽动起来了。我淡淡地说道:"男孩当然好动了!"

可是,爸爸仍然执著地说着:"我带他去过好多家医院呢!"

"医生怎么说?"我很是关心检查的结果。

"医生说他没有病。"

"那你为什么还不放心呢?"我有点儿奇怪这位爸爸的想法。

"治多动症的人说他有病呀!"

"那当然了,不说孩子有病,他们到哪里去赚钱呀?有的地方治多动症,一个疗程要收3000多块钱呢!"

这时候,男孩子已经显得不耐烦了。他拿起桌上的一本书,挡住自己的嘴,小声地对我说:"知心姐姐,告诉你吧,我根本就没有病!"

我把他手中的书接过来,也学着他的样子,用书挡着嘴,小声对他说:"对!你没有病,是你爸有病!"

我为什么要说他的爸爸有病呢?因为当着孩子的面就说孩子有病,这本身就不正常。正常的父母不会这么做的。我不希望孩子的头上从小就笼罩着"有病"的阴云。

这倒使我想起一个外国男孩的事儿。他出生时就生得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爸爸妈妈告诉他,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他们跑得那么匀称,是因为他们自己下功夫练出来的。孩子的爸爸妈妈始终把孩子看成正常,一样让他参加体育锻炼,一样让他去跑步……这个孩子虽然身体有残疾,可是心理一直是很正常的。经过刻苦的锻炼,他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这叫什么?正信息!对孩子来说,"有病"就是负信息,"没病"是正信息。在正信息中长大的残疾孩子,身体虽然不健全,但是心理是正常的、健康的;可是在"负信息"中成长的孩子,肢体虽然健全,可心理有病,总怀疑自己有病,时间一长,身体真会出毛病。

有位妈妈很不负责任,她的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成绩较差,她十分焦急。一天老师对她说,你的孩子是弱智,送弱智学校去吧!这位妈妈信以为真,没有经过医生鉴定,就把女儿送进了弱智学校。上六年级时,女儿参加全区弱智学生运动会,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结果一体检;医生说她是个完全正常的孩子,成绩不算数。记者闻讯,前来采访这个"假弱智生",问她这六年的感受。女孩说,刚刚来弱智学校的时候,觉得周围的人说话、走路都不正常,可没过多久,周围的人却认为她"不正常""有病"。她也开始学着弱智生走路、说话的样子,慢慢地,别人也看她"正常"了,她也就真的变成了"弱智"

可以说,是环境改变了人。把正常人变成了不正常的人。

如果父母有了"超常心理",总怀疑原本正常的孩子不正常,自己每天处在紧张、焦虑之中,这样不仅自己会缩短寿命,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使一些孩子小小的年纪就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哮喘等大人才常见的疾病。因此父母精神一紧张,小孩立刻就能感觉出来。成人在长期的生活中,体内具有了一定的抵抗力,所以有时没有什么症状,而孩子的防御能力差,只好替父母生病了。

所以,医学专家告诫我们,长期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易短寿。长寿的秘诀是:保持乐观的情绪,减少精神紧张的生活方式。"精神紧张"与心理有关。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超常"的眼光看自己、看孩子,那你说你该有多累!

怎样让自己变得轻松呢?那就恢复"正常吧"!当我们学会用正常的眼光、发展的眼光、长大的眼光看孩子,你就会理解孩子的心理,原谅孩子的过失,看到孩子的长处,你就会发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正常"的标准是:不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今天的父母多是烦恼少有惊喜,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眼光出了毛病。我们不是用心去观察自己的孩子,而是总用眼睛盯着别人的孩子。

有一次,我去参加中华慈善总会的会议,听民政部的同志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他说,外国人领养中国孤儿,你给他一个孤儿的照片,他进了孤儿院,就直朝这个孤儿奔去,抱起孤儿又搂又亲,如获至宝,认为这是"上帝"赐给他的,是最好的,至于别人领养的孤儿什么样子,他一点儿兴趣都没有。而中国人领养孤儿,先要求找个长得好看的。进了孤儿院,抱起自己的孩子,眼睛却盯着别人怀里的孩子。还要说什么:"呦!她的孩子怎么比我的漂亮呀?"作为父母,如果总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好,不珍惜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孩子是个"",自己的孩子倒像根"",对于孩子来说,那是莫大的悲哀。

你是不是应该这样看,你们的孩子是你们夫妇的生命啊!

丢掉虚荣心,找回责任心

今天家长面对孩子那么心急气躁,那么不冷静,是为了什么?

虚荣!

孩子没考好,你就觉得是让你没面子了,便拳脚相加;孩子没考上大学,是让你丢面子了,于是冷眼相对;孩子有了点成绩或是考上了大学,是给你增添了光彩,于是到处炫耀,把孩子的一切和自己的荣誉挂在了一起。把考高分的孩子当成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招牌,把有缺点的孩子看成是自己的耻辱,把有特长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摇钱树,这是什么?是虚荣!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那位被自己亲生儿子徐力杀死的母亲说过:"考不上大学就打死你,你就别回来!"这是多么的不负责任!作为你的孩子,无论是他犯了多大的错误,做母亲的也不能说出这样的话,难道就只有上大学才是有前途的吗?有些父母,看到儿女上了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他们多高兴呀,以为真是完成了什么重要的使命!但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呢?是一场悲剧!

我儿子报考大学的时候,我曾经咨询过北京一位著名大学的老教授:儿子究竟选择哪所大学?这位教授说:"你把各个学校的情况提供给他,请孩子自己决定。你不要替孩子选择,让他自己选择。"

接着,她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偏远地区的一个女学生,学习特别好,人称"三脑袋",物理、数学、化学都能考高分。高考时,父母让她报考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她不想考那所学校,可父母非逼着她报不可,说是让她为祖宗增光。她违心地报考了那所大学,果然也被录取了。但是,入学后,学校进行的三次考试,她的成绩都名列中下。过去,她一直是当地的"状元",这样的结果她哪里能够接受得了呢!于是,入学仅三个月她便跳楼自杀了。她的母亲来到学校""她,欲哭无泪,一声一声地喊着:"是我害了我的女儿!我当初不逼她,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每一年,在大学生中自杀的学生不止一个、两个。你想想,如果这是你的孩子,你怎样对待?且不说孩子承受力如何低,单说家长一生的心血,不都付之东流了吗?为了让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家长真是操碎了心,什么事情都替孩子想好、办好,甚至把孩子将来的前途都设计好了。但一桩桩事实向我们发问:费这些力气,能讨个好吗?你的那些设想和做法,符合社会的需要和孩子成长的规律吗?倘使什么都替孩子打点好了,你又能够真正替孩子把人生路走到底吗?

世界上最长的路是人生的路。人生的路上,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使命。那么,父母的使命是什么呢?

用知心以孩子为友,陪孩子走一程。

可我们有些父母却忘却了自己""孩子的使命,反而喧宾夺主,把""变成了"",把"配角"当成了"主角"。孩子上小学,替孩子收拾书包、背书包:孩子上大学,替孩子扛行李、收拾床铺;孩子去春游,替孩子""座位;孩子要考大学,替孩子选学校、选专业;孩子参加兴趣班,替孩子选择兴趣……无怪乎有人说,孩子有点什么事情,最忙乎的是家长。家长忙了,孩子却没事情可做了;家长情绪饱满、乐此不疲,孩子却早没了兴趣、在一边"旁观"

"减负"了,我去了北京几所重点小学和孩子们聊天,想听听他们说一说"解放"后的"快乐"感受。谁知,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愁眉苦脸地对我说:"减负"前,我妈给我报了三个兴趣班,"减负"后,我妈说这回有时间了,不能闲着,又给我报了两个兴趣班。我苦死了,哪儿有快乐呀!我每天真是度日如年啊……

有她这样命运的孩子不止一个。

一个男孩告诉我:"我爸逼着我学习钢琴,我不爱学,他就打我,还说有什么特长考大学可以加50分!"

我对他们说:"能加分的只是少数。我儿子是个艺术特长生,参加过清华大学和北京市教委组织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艺术特长生测试。全国来报名的学生有1000多人,报考钢琴的就有600多个,而被各个重点大学降分录取的只有几个人,你能是那几个人中的一位吗?如果你不喜欢弹钢琴,单纯为那50分去拼命,我看不值。"

男孩说:"您要是我爸就好了。我可说不服我爸,我不知道我能熬到哪一天……"

家长们对设计孩子的未来兴致勃勃,孩子却觉得苦不堪言。家长还着急、替孩子花钱、替孩子受累,到头来孩子非但不领情,反而一个个感觉被爱得"死去活来"

我们真应该冷静地想一想,我们可以替孩子做这做那,但我们代替不了孩子成长呀!你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孩子不愿意学、不想学、不好好学,你岂不是白花钱?

有位爸爸让孩子学习特长,将来好在上大学时加分,前后花了2万多元钱,结果孩子不但没有学出来,没有考上大学,反而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每天只想着自杀。这位爸爸真是追悔莫及,写信给我,求我救救他的儿子。

""""的背后是什么呢?

虚荣。

过去人们在一起比吃、比穿、比钱多钱少、比家用电器高级不高级,现在呢,发展到了比孩子;比谁家的孩子上了重点学校、比谁家的孩子考了高分、比谁家的孩子上了父母期望的大学……把孩子的成绩、孩子的学业上的成就,当成了装饰品,成为向别人炫耀的东西。

有位父亲,在单位担任主要领导。过去常常把上中学的儿子带到单位来吃饭,孩子也常常参加单位组织的活动。自从孩子没考上大学,这位父亲就再也不让儿子在单位露面了。单位的同志都说,领导不让孩子来单位,是虚荣心在作怪。全国那么多考生落榜,其实是很平常的事情嘛。可这位父亲却认为儿子给自己丢了面子,不想让儿子再来单位,岂不知这对儿子的心灵实际上造成了一种伤害!

马克思说:"对这种人来说,只有一种动力,那就是虚荣心。像一切爱慕虚荣的人一样,他们所关心的只是眼前的成功、一时的风头。"

前不久,我在一份家教报纸上看到一个儿子控诉父亲的文章,题目的《是父亲的虚荣心害了我》。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在我国一个偏远的小镇,有一位小学体育老师,一心希望儿子能出国留学、光宗耀祖。考研究生时,儿子分数差了一点儿,失去了出国留学的机会。父亲着急得不得了,到处托人找关系,想让儿子早一点出国。最后,终于通过一个中间人,交了2万美金,终于把儿子""到了美国。父亲逢人就讲:"我的儿子出国留学去了!"

没想到,儿子出国后,并没有走上父亲企盼的那种"辉煌"求学之路。不仅历尽艰辛,最后还受了重伤,"人财两空"地回到家乡。

在这之前,儿子先后把自己挣的1000美金寄回了家。父亲立刻""起来,穿戴也讲究起来;

过去他们家冷冷清清的,如今门庭若市,连校长也经常光顾他们家。很快,父亲从一位体育教师升到了教导主任的职位,后来还当上了副校长。

但就在父亲竞争校长职位的工夫,儿子被打伤了。给父亲打电话诉说自己的遭遇,并提出要回国。父亲哭了,勉强同意他回来。

儿子回来后,父亲很不高兴,说:"你真不给我争气。我现在正在竞选校长呢,你偏偏在这个时候回来丢我的脸!你最好找个没人看到你的地方呆着去!"

儿子十分伤心、愤恨,连夜写了这篇文章,控诉父亲的虚荣心使他沦落到今天这种悲惨的地步。

这是个很典型的例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虚荣心是很可怕的东西,父母的虚荣心可以毁掉孩子的一生!正如古人所说:"世人单为'体面'二字,坏却平生。"

"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很多大人把孩子当成工具,当成他们未竟梦想的延续,要求孩子为父母挣面子,于是,一味地要求、强迫孩子,不尊重孩子。殊不知,这也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摧残。

我们丢掉虚荣心,找回责任心的前提是--承认孩子不是父母的工具,孩子的生命是为了本身的目的而存在,父母只是陪孩子走一段路而已。

丢掉惧怕心,找回保护心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关键是会教育孩子。"

独生子女的父母更爱孩子,但有些父母却把爱变成了过度的保护,产生了惧怕心,即:生男孩子怕变坏,生女孩子怕受害。每天为孩子提心吊胆。有的父母恨不得把孩子变成BP机,挂在自己的裤腰上,有什么事就"紧急呼叫"。但是,你不可能整天围绕在他身边,你有你的事业,孩子也有腿有脚,有自己生活的空间。

大家都记得发生在北京的"流星雨事件"吧?女学生马晏由于没有自护能力,竟被一个假冒警察的坏人骗到小树林里杀害了;山西一位女大学生,大白天走在校园里,竟被一个声称"是教务处的"坏蛋骗到一个废旧的房屋强奸后焚尸......

一个个令人发指的恶性案件的发生,一次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做父母的要保护孩子,并不只是用自己的肩膀,而是要教给孩子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

父母要特别关心自己的女儿。

女孩容易上当受骗。父母要从小告诉女儿不要贪小便宜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走,更不允许男性随便摸她。要告诉那些脖子上挂着钥匙的女孩子,一定要把钥匙藏好,不要让别人看到。北京有个流氓成性的人,常常跟踪那些脖子上挂着钥匙的小学生,入宅抢劫,他多次作案,先后强奸了40多个女孩子。

女孩子要从小培养勇敢精神,遇事要不慌不忙。【6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