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冲刺复习策略(1)

(2021-10-10 21:00:16)
标签:

学习

复习

方法

分类: 学好功课

通常将高考前100余天称为高考冲刺复习阶段,这是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如何搞好本阶段的复习工作,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是每位高三师生都特别关注与积极思考的问题。应对高考冲刺复习,首先要明确冲刺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把握冲刺复习的内容与重点,在此基础上采用本文提供的高考冲刺复习的知识策略、方法策略、心理策略和应试策略。

高考冲刺复习策略(1)

一、高考冲刺复习的知识策略

高考各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应对高考打好基础相当关键。高考冲刺复习要把握三个原则:一要重视基础,提升能力;二要举一反三,积累经验;三要查漏补缺,吸取教训。高考冲刺复习可采用以下五种知识策略。

1.1 回归基础,突出主干知识的复习。

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高考中占有很大分量,高考冲刺复习既要重视基础,又要回归基础,还要突出主干知识的复习。

(1)要重视基础。二模考试中很多学生感慨,考试题目“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基础不牢。只有扎扎实实从基础做起,才会保证“一看就会,一做就对”。

(2)要全面复习落实基础。弄清每个知识点,包括概念、定理、性质、公式、法则以及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3)要重视高考重点和热点知识。在高考中的重点和热点知识是大家公认的主干内容,常考不衰、常考常新,大家应高度重视、狠抓落实。

1.2 查漏补缺,强化专题训练。

多数高考学科在高考中以综合题为主,但又突出专题性,高考冲刺复习要特别重视综合复习和专题训练。

(1)重视综合性。综合性题目以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作为设计的起点和着力点,力图实现全面考查学科基础和学科素质的目标。

(2)强化专题训练。专题训练有助于综合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同时提高解题能力与技巧,有助于查漏补缺。

(3)突出学科思想方法。综合复习中常以学科思想和方法分类,高考综合复习要做好分类复习与整体复习。

1.3 综合应用,提高运用知识、思想、方法的能力。

提高能力要通过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学科思想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来实现。

(1)要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要立足于高考学科的整体,挖掘各板块之间的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的横向网络。

(2)重视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掌握与应用。在做每道题时要有意识地运用学科思想促进问题由已知向未知转化,由繁向简转化,寻找出由已知向未知的通道,切忌盲目性,要通过实践提高综合应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

近年来高考学科的教学内容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尤其是使用新大纲和新教材的省市变化更大,教师能否驾驭好教材,将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准确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领会《考试说明》的精神,是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1)删减陈旧的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负担。对传统内容中已经删减了的知识点不要无谓地进行拓宽和加深。

(2)突出新增内容的地位,提高观点、减轻学生的负担。对新增加的内容一定要学好、用好,不能把这些内容当作包袱背上,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提高观点、降低难度、减轻负担”的含义。

1.5 发挥课本解读的两大作用——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

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也是产生高考题的主要来源,相当数量的基本题源于课本,即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题的组合、加工和发展。离开课本的复习必须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多年来高考质量分析表明,相当一部分考生在答题中的一些失误,并不是因为缺乏灵活的思维和敏锐的感觉,而恰恰是因为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还存在某些欠缺,甚至有所偏废所致,在高考冲刺复习阶段,发挥课本的作用可采用以下五种策略。

(1)在复习每一课题时必须重温课本中相应的部分。不仅弄懂课本中提供的知识和方法,还要弄清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对习题要再做一遍,尽可能从多方面作些思考,探索一下各个习题之间的联系。

(2)在解高考训练题和模拟题时如果遇到障碍,应该具备优先向课本请教的意识。通过课本查明知识和方法上的缺陷,尽可能把问题回归到课本中的例习题。

(3)在解题训练中学会从课本中寻找解题经验与方法的依据。在复习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会积累很多解题经验和方法,其中不乏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要注意从课本中探导这些经验、方法和规律的依据。

(4)在高考冲刺复习和各个环节中,既要以课本为出发点,又要不断丰富课本的内涵。关于各知识板块的命题趋势,体现了课本内涵不断充实的过程,应注意随着复习的深化来逐步把握这些趋势。

(5)关于解题规范和表达方法,应以课本为主。解题的书写形式与表达方式往往是多种多样,高考考生也常因书写不规范或表达不完善而失分严重,因此解题的规范与表达应以课本为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