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辨析三步通

标签:
语文学习复习方法 |
分类: 学好功课 |
辨析病句历来是培养中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语病辨析题成为每年高考试卷的必考题。高考《考试说明》也明确地将“辨析并修改病句”列入考试内容,能力层级为D。其中列出的常见病句类型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由于此项考查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知识,因而综合性较强,难度也较大。
下面总结笔者个人教学经验,以2006年高考各省病句辨析题为例,谈谈病句辨析的方法。
一、注意易出错的关键词,把握病句辨析题的切入角度
(一)介词结构开头,可能出现主语成分残缺等语病
1、 经过老主任的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经过”使句子主语残缺。可删去“经过”,让“老主任的再三解释”作该句主语。
2、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06年高考江西卷病句辨析题A.项)
“由于”使句子主语残缺。可删去“由于”,让“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作该句主语。
(二)句中有关联词,可能出现关联词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前后句无此关系(如因果关系)的语病。如,一些重点中学不但开设了多媒体教学实验课,而且有的普通中学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实验。“不但”语序不当,应放在句子开头。
1、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2006年湖南卷B项)
句中关联词“不只是”(表递进关系)与“而是”(表并列关系)不能搭配,可将“不只是”改为“不是”。
2、获取信息的能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和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2006年天津卷B项)
句中“成为”与关联词“也是”不能搭配,可将“成为”改为“是”。
(三)句中出现并列动词,考虑可能出现语序不当的现象。
例: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2006年安徽卷A项)
应为“公益林管理者所发生的营造、抚育、管理和保护等支出的费用”。
(四)句中有肯定与否定(或正面与反面)相叠的短语(如能否、优劣、好坏等),审视是否需要配套使用类似的词语。即出现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的现象。
1、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2006年全国卷 I C)
是典型的两面对一面错误,是否收门票不能被“否认”,
2、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2006年四川卷A.)
病因是搭配不当,“有没有”是两面,而“关键在于”是一面,应在“在于”后加上“是否”。
(五)试题是否定句或反问句,审视否定是不是恰当。当一个句子既是否定句又是反问句时,尤其要慎重辨析。例: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此外还应注意,用在四字短语中的固定格式“不……不……”和“无……无……”不属于双重否定。它们都用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前边,表示稍有强调的否定。如“不明不白”、“不痛不痒”、“无穷无尽”、“无时无刻”。 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时无刻都在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 又例: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控制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2006年湖北卷B)
句中,“否则”意为“如果不是这样”,与“不采取紧急行动”语义上重复否定,应删去其中一个。
(六) 句中有表数量或范围或程度等词语,审视它是否与其他词语矛盾。
1、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2006年湖北卷D)
“平均”和“左右”表意重复形成矛盾
2、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2006年广东卷B)
数目的减少不能使用倍数,只能说减少或降低百分之几。
(七) 句中有“由……组成(形成)的”、“是……造成的”等,审视其是否出现句式杂糅。
例: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屋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妻子只在这时才写信向他发一两句牢骚。(2006年四川卷C)
关系混杂,可删去“造成”,或将前两句改为“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大面积漏雨”。
(八)句中出现并列名词,判断是否出现概念包含或交叉现象。
1、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2006年江西卷C)
“球衣、球鞋”不属乒乓器材。
2、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2006年重庆卷D)
“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概念交叉,不能并列。
二、浓缩句子,找出句子主干,以句子结构为依托,细看主、谓、宾,借此发现是否出现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
(一)搭配不当
1、我国于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2006年福建卷
句中主语“手机用户”与谓语“层出不穷”搭配不当,可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与日俱增。
2、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2006年全国卷 I D)
“扩大”“提供教科书”搭配不当。
3、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2006年江西卷B.)
“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4、六年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的进步。(2006年安徽卷B)
“完成”与“进步”不搭配,“完成”宜改为“实现”。
5、新牌坊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缓解交通高峰期的堵车问题。
“缓解”“问题”搭配不当。(2006年重庆卷B)
(二)成分残缺
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2006年全国卷II A)
缺宾语,可在“月支付,季结算”后补上“建立”的宾语“制度”
三、仍以句子结构为依托,详察定、状、补,重点查找重复赘余及语序不当等方面的语病。
1、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令人乐观。(2006年全国卷II C)
句中状语部分,“容”意为“让”,“令”意为“使”,二者在表意上重复,可删去“令人”。
2、近年来,龙口市各行政村以南山岗精神为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励精图治、辛勤耕作,描给着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2006年山东卷 D )
句中定语部分,“远景”指“将来的景象”,与前面的“未来”语义重复,可删去“未来”。
3、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2006年江西卷 B)
“大事”前的复杂定语应按以下习惯次序排列:1表指代领属或时间处所2表指称或数量3动词或动词短语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5名词或名词短语。
我们做此类题,除了熟练运用相关的语法知识、逻辑知识外,一定要仔细琢磨,细察猜析,切莫轻易相信平时的“语感”,更不可套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