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策略

标签:
教育语文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梅万生、郑金良
一、初中男生语文学习现状的前期调查与分析
初中生,尤其是男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是不是一帆风顺呢?为此,学校课题组对初一至初三六个实验班中的男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
从调查表中发现:初中男生一般在小学时的语文学习兴趣强烈,且成绩较为优异,而进入初中,随着语文感性特征的凸显,男生语文学习兴趣递减,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语文学习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女生的学习成绩大多好于男生,随着年级的递增,男生的语文学习困惑心理也越来越严重。
二、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产生的深层探因
1.初中语文学科自身性质,导致了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产生。
初中男生大多长于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而短于形象思维。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初中男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困惑心理的必然性。
2.青春期生理机制的不断变化,造成了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产生。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及身体发育的日渐成熟,他们对异性的态度由封闭、被动转为好奇、主动。因此,上课时注意力极易分散,没有小学时的“正襟危坐”“聚精会神”。课余时间,他们倾向于与他人交往,注重外貌和衣着打扮,这客观上导致兴趣点花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就会减少。同时初中男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又十分脆弱,有时外界的“一事”“一言”会导致他们几天精神萎靡,不能自制。
3.受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性的影响,引发了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产生。
初中男生特定时期的心理品质,让他们对待语文,如同“九天玄女”,“高处不胜寒”。我们知道要学好语文,需要情感的投入,生活的体验,甚至体察细微,身体力行,这就使初中男生不寒而栗,畏惧心理油然而生。再加之初中男生语文学习的“模式化”思维严重,回答问题总喜欢像数学那样“找框框、寻套路”。然这一招并不灵验,结果愈考愈挫,丧失了学习信心,产生了困惑心理。
三、消除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主要有效策略
1.“数据分析+三年跟踪”的积累资料库策略。
根据抽样调查的表格数据,进行抽取样本对比分析,着眼于三个参变量:“初中”“男生”“语文学习”。一定的量变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质变,男生在语文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应该从语文学科发展的特征,男生生理变化特征和男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诸多因素去考虑,进行三年的跟踪,然后制定合理有序的矫正措施,帮助他们消除语文学习中的困惑心理。
2.“群体亲近、疏导+个性教育”的心理辅导策略。
初中男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困惑心理,一般是不易被察觉到的。究竟有哪些困惑,这些困惑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往往是秘而不宣,教师一般只能从表象去感知。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通过谈话、书信、网络等方式交流,让学生消除心理隔阂,畅所欲言,直抒胸臆。“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必须最大可能地赢得学生的认同,让他们首先愿意听语文课,也才有听懂、学好的可能。教师要根据学生暴露出的困惑,从自身的客观背景、性格特征、学习动机等方面加以全方位的思考,然后做好分门别类的安抚和疏导。
3.“四动+八化”的语文实践活动策略。
初中男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困惑心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语文课难听懂,二是语言品析难理解。初中语文课程固有的性质,要求教学贴近学生实际思维水平。生动丰富的教学故事情节,是消除男生语文学习困惑心理的一剂良药。因此,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注入新的教学理念,注重语文知识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整合;把单一的耳听,化为“手动、口动、脑动、眼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掌握语文知识,感受语言魅力,引领学生去遨游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同时要做到“八化”:繁琐问题简单化、陌生问题熟悉化、正面问题反面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整体问题局部化、运动问题静止化、恒等问题不等化、一般问题特殊化。
春风雨云渡,舟过水无痕。消除初中男生语文学习中的困惑心理,绝不是一蹴而就、短期见效的容易事。平时指导男生至少应该做到:多读、多写、多想、多问,积累一切同语文有关——甚至看似无关的知识,办一个“零存整取”的语言存折(精致便携的小本子),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所有美妙有趣的语言素材通通存进去,使之“滚雪球”般日渐壮大、充实,到时候“钱包”鼓了,自然“财大气粗”、左右逢源了,自然育心灵绿洲,释灿烂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