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

标签:
教育语文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许绪友
一、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可能性
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可能性应从高中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的特点出发。
1.高中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然而,在信息技术这个新时代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必然有其新的特点。
(1)阅读:中国阅读学会会长曾祥芹教授从未来教育的角度,分别从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阅读的三种方法:精读、略读和快读。信息时代的阅读应高度重视略读和快读。
(2)写作:随着电子系统交换信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写作教学将面临变革,文学的地位会降低,实用文体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体,组织和改编有关信息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写作能力。
(3)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技能将被视为获得并保持职业的主要技能之一,越想获得高职位,越得学会如何与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进行交际。
以上各个方面都决定了现代语文教育是培养能够迅速获取信息并熟练掌握运用的现代化人才的教育方式,教育的关键是能够大量、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
2.信息技术的特点
(1)资源的海量化:“知识爆炸”这个词语只有在网络时代才有最切身的体会,网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提供无穷无尽的信息,可以让广大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尽情挑选。
(2)形式的多样化: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等,形式多,涵盖信息量大。
(3)活动的交互性:是指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信息的流动畅通无比,学生学习、接受信息都无比便利。
(4)查阅、获取信息的便捷性:现代信息技术使获取信息的行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减轻了广大教师对图书馆等传统信息媒介的依赖性。
其他如共享、动态、超媒体、开放性等特性已是众所周知。
反观语文教学可知,扩大信息量既是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又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追求,是未来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所以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势在必行的!
二、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例
下面以《胡同文化》为例,简要说明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际运用。
第一阶段:借助网络进行充分的备课。
由于本文是一篇作者用富有京味的语言幽默诙谐地介绍北京民间代表性建筑——胡同的小品文,所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胡同就成为本课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它直接影响到本文其他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体会语言和感受作者豁达的历史观等。而我们现在的城市居住情况,使得学生不容易看到现实中的胡同,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要广泛采集资料,主要是大量有关胡同的图片、介绍胡同的影音作品以及清晰明白的文字介绍。
而要实现这一目的,网络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广泛搜索,下载大江南北各种胡同的精彩图片,并且竭尽所能,发现好的介绍胡同的影音资料。通过这些努力,将使备课的素材极大丰富。有了这些素材,就像一个好厨师有了充足齐备的材料,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从容不迫地进行备课了,以准备好详细的教案和形象的课件。
第二阶段:在进行了充分的备课以后,教师就可以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在课堂之上按照自己的构思,运用课件来展示作者所塑造的胡同文化的形式并探究其内涵。
第一步图文并茂地介绍作者,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容不迫地了解作者的生平、作品,而且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作者的形象。
第二步利用课件中北京大鼓的影音资料(北京大鼓的说唱艺术可京味十足地介绍胡同文化),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对胡同有了一个比较形象、全面的了解。
第三步根据文章的脉络,逐步展开文章的各个方面:介绍胡同的特点时,再用一些更加细致具体的图片来深入了解胡同形态的各个具体特点;说到胡同的文化特点时,要通过一些人物的行为,来介绍它的具体内容;最后介绍胡同的发展趋势时,可以先用影音资料进行范读,并在范读的过程中,再用大量的胡同衰败的图片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最后用简洁的文字总结其历史趋势。这样学生对全文内容就有了一个深刻形象的认识。
第三阶段:为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布置课下思考题。就是先让学生浏览现代一些高楼大厦的图片,然后让学生结合本课所学内容,自己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介绍胡同和作者对胡同的感情,自己写一段感想和感悟。
这样学生对本文的学习效果相较传统方法将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三、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引发的思考
语文学科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受到观念的冲击、技术的阻碍,体验着探索的艰辛和创造的快乐,其引发的思考是广泛而深入的,现择其要点言之:
1.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对教材、教法、学生的把握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一贯强调的,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新特性、教法的变革等。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无法想象一个自身的信息素养不过关的教师怎么能够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此外,教师在美术、音乐等方面亦应有不俗的修养。
2.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复制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由信息的单一化到多元化,由被动接受到自由选择、自主探索,部分学生极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水平的两极分化。所以,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3.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尚待解决的问题
整合的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师生之间课堂上的直接交流仍需加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失控;资源的大量化、多样化容易掩盖分析思考的过程;一些基础知识容易被忽略等。
尽管在整合过程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我们相信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一定能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