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任永利
策略十:大气讲课,小设视点。
语文课必须在研究的过程中,占据有利地形,就如同打仗一样要占据制高点,这个时候,你才会在讲课时掌握主动权,才会有主动出击的任何可能因素,形成一个核心,站在读者的角度去看谓之大气。
实际上,大气除有主动权外,还应有宏观思路与微观的技巧,还应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及艺术的衔接过程,把学生及观众能引入到一种高雅的文学世界中间去。
既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眼光,又要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小视点。
俗语说“站得高,望得远”,当我们占据了分析文章的制高点时,那么分析什么,怎样分析,当然是绝对化的、自由化的选择了;俗语又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占据了文章解读的有利地形之外,采用什么方式去举例并进行拓展呢?
当然要选取最恰当的内容作为突破口的,这就是我们所选择的小视点。
我在上《马说》这一篇阅读课的时候,首先把视线锁定在熟练的朗读之上,然后在简单的找错、纠错等梳理之后,随即就找出了各个段落的结论句,并用“千里马命运—被埋没的过程—埋没的根本原因”为线索轻轻松松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把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社会现象作为课堂讨论的高峰,提出了对当今社会的人才的全新认识。我用一首绝句《千里马》“恨不骐骥沙场笑,留作马厩今日羞。人生假如有来回,催马扬鞭奋蹄急。”诠释了我对人才的认识。
我在讲述《苦难是一笔财富》这一篇散文时,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连自己也难以想通的问题困扰着我,那就是这个话题已经被人们用滥了,怎样能在此话题上翻出新的花样来呢?
我首先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对于“苦难是一笔财富”这个观点的错与对进行探究。随后提出了一个观点,苦难是一笔财富是错误的,在它的后面加上一个条件“只有当他成功之后”才是对的。
因为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一笔值得你骄傲的人生财富,你在怎么说你自己以前的苦难,你都不会自卑,反而有一种豪气;别人听过你的苦难,不觉得你是在念苦经,而觉得是听传奇,不会可怜你轻视你,反而敬重你。
但如果你没有走出苦难,你说什么呢?你一说,在别人听来就是诉苦,就是乞怜。你说你在苦难中磨练了品质,学会了坚忍,谁信?人家只觉得你在玩儿精神胜利。所以只有他成功之后,以前那些苦难才会成为成功的阶梯,才会变成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经验,他才会真正体验到他在苦难中所磨练到的那种钢铁般的意志的价值。
其实这种学习——-就是一种思辨学习,就是一种通过细小的点来催化学生情感的举措,但是很管用。
从今天起,我们应该这样认识苦难: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苦难战胜你,它就是你的屈辱。让苦难在磨砺中成为一笔财富!学生们的聚精会神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学生掌声雷动!我也有点小激动!
所以,在语文学习中,高远的目标决定视野,合理的突破口决定效果。既要考虑大的构建,还要考虑细小的亮点。
要知道,往往在小的环节中方能显示出教师分析问题的才能与水平,这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求异思维,它能起到“小看点,大眼光”的“以小见大”的作用,这才是讲课艺术中的“绝招”。
【注】大气来渲染,
细节图亮点。
师生都思考,
课堂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