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教育繁星点点
教育繁星点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1,263
  • 关注人气:5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训课这样上

(2021-08-11 14:44:48)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李友梅

导入新课(3分钟)

师: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的新课堂中,小组展示是最精彩的部分。那么,在展示过程中,我们有没有觉得遗憾的时候?

(学生点头)

培训课这样上

师:你们觉得在展示过程中,有哪些问题?

1:我觉得我们课堂板书经常会花很多时间,这样,展示的时间就不够了。

2:展示的目的是把学习成果和困惑讲给大家,但是有的同学总是对着老师讲,总想看老师的眼色行事。

3:我认为有的小组在合作学习时,分工不够明确。

师:同学们很善于发现问题,也很善于反思。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吧。

设定目标(2分钟)

师:通过合作探究,我们要对以下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1. 板书太耗时;2. 展示不自信;3. 分工不明确。

师:请各组选择本组最大的问题,将本组的解决方案展示给大家。

合作探究(10分钟)

(班级的5个小组中,一组、三组选择了“板书太耗时”的问题,二组、五组选择了“展示不自信”的问题,四组选择了“分工不明确”的问题)

(探究过程中,组长组织讨论,组员各抒己见,边商议边板书。教师在各组间穿梭,关注学习情况,为需要帮助的小组提供建议)

展示方案(23分钟)

(一组展示)

1:大家好,我们一组展示的是“板书太耗时”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板书设计要精练,不能将答案全部抄在黑板上。比如,语文或英语学科,可以将重点讲解的内容用关键词或关键句的形式写出来,数学学科则可以只展示关键的步骤。

2:提高板书速度也很重要。有的同学写了擦、擦了写,当然耽误时间。如果板书实在太慢,还可以先写在纸上,然后利用投影设备展示。

(三组展示)

1:我们组也选择了“板书太耗时”的问题。我们觉得,使用投影仪确实是个好办法,但是展示经常要边讲解边补充板书,这时候用投影仪就不方便了。

2:还是写在黑板上比较方便。其实,只要分工合理,一位同学负责讲解、一位同学负责板书,就会节省时间。

(二组展示)

1:我们组展示的是关于“展示不自信”的解决方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自主学习非常重要。只有对展示内容非常熟悉,做到胸有成竹,才有展示的底气。否则,展示时缠杂不清、磕磕巴巴,怎么会有自信呢?

2:自信还来源于不断的练习。刚开学时,我一到展示就吓得往后缩,朗读时也不敢出声。后来,大家鼓励我、帮助我,每次展示时一定要我发言。你们看,我现在的展示不是很从容了吗?

(五组展示)

1:各位请看黑板,我们画了一只大大的眼睛,很漂亮吧?眼睛旁边有一句话——我们的眼里只有你们没有他。在角落里,还有一个风度翩翩的人。有人能看出我们板书的意思吗?

(学生纷纷猜测)

2:我来揭晓答案吧。课堂展示时,展示小组就是“我们”,在座的同学们就是“你们”,而那位默默关注的人就是“他”——我们的老师。在展示时,大家要记住,眼里要有每一位倾听的同学,要和同学互动,不能只顾着自己讲,或者看着老师讲。如果做到“我们的眼里只有你们没有他”,那么我们的展示一定会又自信又精彩!同学们一起加油哦!

(四组展示)

1:我们组将针对“分工不明确”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学科组长要给力,在合作学习中,组长是灵魂人物,要快速组织好组员学习、板书,还要尽早确定展示方案。

2:团结协作是小组的核心。组员不能挑三拣四,要服从组长安排。上次语文课上合作朗读,我们组3个同学吵着要读孙权,没一个想读鲁肃。结果准备不充分,朗读效果很差……

3:我们组给大家提供一个展示建议。合作探究时,应该由学习中等的同学把导学案中有疑惑的地方提出来,让大家共同讨论。之后,再由这些同学讲解给学习一般的同学听。在展示时,尽量让这两类同学多发言,成绩好的同学进行质疑和补充就可以了。

4:学科不同、展示内容不同,组员的分工也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大家的特点来确定合作分工的方式。我们要慢慢摸索,尽量做到分工明确,让每一名组员都能发挥最大作用。

教师总结(2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各组精彩的展示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和美好的印象,我也得到了许多收获和启发,课下还要细细回味。课堂展示不仅是知识的交流,更是思想与智慧的碰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将各小组的解决方案落实到自学、探究、展示的各个环节中,我们要不断尝试、不断改进。相信精彩的展示会让课堂充满活力,让每一名同学都体验到展示的快乐。谢谢大家,下课!

(作者系上海市金苹果学校教师)

(中国教师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