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火”起来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李保国
一个欢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让学生在学习的乐园中合作、探究”的目标。要想让课堂高效,首先要让课堂“火”起来。
教师保持良好心情
作为每天都要上课的教师,在踏进教室的第一步时,他的情绪就决定着一节课的课堂氛围。教师应该用微笑面对学生、感染学生。即使学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教师也应该以鼓励为主。
有的教师在家庭或工作方面有不如意的地方,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作为教师,一定不能让这种情况影响到自己面对学生时的情绪。只要踏进教室的大门,教师就应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将烦恼、郁闷抛在教室之外。
带着一份良好的心情走进教室,这是课堂“火”起来的第一步。
多种形式活跃气氛
教师要设法在上课前就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气氛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让学生唱歌。有的学生唱不完整,那么就让他唱歌曲中最精彩的几句,其他的部分由别的学生补充。这是让学生精神倍增的“兴奋剂”。此外,还可以讲一个笑话,出一个谜语、说一个脑筋急转弯……
学生心情好了、热情高了,课堂自然就“火”了。
多元设计激发兴趣
学习内容多元化是学生快乐的核心。比如,在回顾基础知识时,来来去去就那么几种。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兴趣。这时,不妨换一些形式,或者开展男女生对抗赛,或者借助“击鼓传花”的形式,确定回答问题的学生,等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当然是充满兴趣、充满快乐的。
教师可以把多种多样的教学用具引入课堂,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学习知识的过程,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收获的快乐。例如,在学习如何计算钟表分针与时针的夹角度数时,可以让学生拿一个钟表亲自看一看、拨一拨;在学习坡度问题时,可以运用梯子、木块等教学用具;在学习三角形的各种判定方法和证明方法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三角形进行验证。
在上数学课时,有些题目能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多元化,学生自然就不会觉得单调、枯燥了。
适时调节劳逸结合
在课堂中,难免会遇到难度较大的题目。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讨论交流、帮扶分析,然后进行展示反馈。这一系列的环节完成之后,有些基础一般的学生,可能会觉得很累,有些承受不住。这时,教师应该适当地调整课堂节奏,比如说一些鼓励的话,分享一些快乐的事情,从而让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也可以让他们有时间“消化”这些难度较大的题目。
总之,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并将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其他人。学生快乐了,精神振奋了,课堂怎能不“火”起来?
(作者系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教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