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长培训策略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小组长是小组的灵魂、榜样、领袖,可以说,一个优秀的小组长,能够成就一个优秀的小组。如何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潜力,让他们在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小组长的培训工作非常重要。良好的小组长培训,是小组正常运转、组员共同进步的前提和基础。
嘉宾
唐 渊(四川省蓬安县河舒初级中学校长)
叶 芳(湖北省武汉市洪山中学副校长)
张新苗(山东省嘉祥县第二中学年级主任)
主持 金锐
1 小组长是小组的灵魂
中国教师报:对于一个学习小组来说,小组长的职责和作用是什么,有哪些工作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唐渊:小组长要担当起学习小组的领袖角色,一般情况下,小组长有以下职责——
在课堂上,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研究、讨论,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高效学习,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
下课后,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的课堂学习情况,保证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在其他时间,小组长要建立针对每个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将评价反馈定时公布与总结,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叶芳: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明确了小组长的职责,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小组长在小组中要起到组织、提醒、督促、检查、沟通、协调的作用。
小组长要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包括记录员、作业检查员、纪律监督员等,让每名成员都担任一定角色,然后再对角色作出统筹安排,确保小组成员可以定期轮换角色。
小组长要在课前提醒组员及时就位、摆放好学习用品、清理好桌面、等待上课,等等。小组学习时,小组长要理解、熟悉课堂的各个环节,组织组员有序地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课前预展等活动。当小组成员之间的观点发生冲突时,小组长要组织讨论、分析,最终达成小组共识。
小组长担负着联络教师,召集、督促、检查小组成员的任务,还要重视组内协调、疏通等工作。此外,小组长还要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及时与组员进行思想沟通,共同评议每名组员的课堂学习状态。
张新苗:小组长应该发挥领导作用,与教师、班委共同组成班级的管理机构;要组织、调动本组成员进行小组建设,制定小组的基本文化符号;负责将各项工作分配给组内成员,确保指导有方、管理到位;协调组内各成员的学习与生活关系,当好调解员,处理各种矛盾;定期组织召开小组反思会,认真剖析组内的阶段运行状况,自查自纠问题,让小组在反思中成长。
2 推选小组长的几种方法
中国教师报:一般来讲,小组建立后,推选小组长的方法主要有民主选举、教师指定、自我推荐、轮流上岗几种,请问,这几种推选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何种情况?
唐渊:民主选举的优点在于,小组长是学生自己选出的,利于小组长行使管理职责,能够确保小组政令畅通,也利于形成小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缺点则在于,容易掺杂学生个人的情感因素,造成团体分化,或因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不强,选拔的人员不能胜任。因此,采用民主选举方式选拔小组长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讲清选拔小组长的明确要求;二是要在班风正、集体荣誉感比较强的班级实行。
教师指定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详细地了解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做到知人善任;缺点在于,容易让学生觉得教师偏心,对自己缺乏信任。因此,在凝聚力和荣誉感不强的班级中,教师可以短期采用这种方法,但是一定时间后,还应该将选举的权利还给学生。
自我推荐的选举方式,就是让学生通过自荐与演讲,竞选小组长。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调动小组长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如果小组长能力不足,也会造成小组工作开展不力的后果。采用这种选举方式时,教师既要了解学生本人的特长与能力,也要了解班上学生的看法。
轮流上岗可以让小组内的学生获得充分锻炼。但如果有的学生能力不足或责任心不强,会导致小组管理不佳,甚至形同虚设。轮流上岗的推选方式适用于学生综合素质较强、小组成员能力较平均的情况。
叶芳:民主选举能够让学生做主,自己推选带头人。这种民主的方式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也能让小组长更轻松地管理小组。
教师指定的小组长一般是能力强、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和管理的过程中,他们往往能起到带头作用,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完全由教师指定小组长,会让一些学生感到委屈,不利于全班学生的均衡发展。
除了教师指定,还可以让学生自我推荐,这种方法给了更多学生平等的机会。因为机会是自己主动争取的,所以学生在工作中,会更加尽心尽力。当然,这种制度下选出的小组长,有可能不是团队中最优秀的,要发挥出他们的潜力,还需要教师加大培训力度,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
轮流上岗也是一种推选小组长的方法,可以给更多人发挥特长、锻炼能力的机会,还能让大家都获得一份体验,感受小组长的工作。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人人轮流坐庄,会让小组长的荣誉感淡化很多。
张新苗:民主选举出的小组长,一般会有较高的威信,深受大家的支持与认可。但也有时候,这种小组长当选的原因并非能力突出,而是人际关系处理得不错。因此,后续的培训非常重要。
教师指定的小组长,一般有较出色的个人能力,便于与教师沟通和开展小组工作。但是这种方法过于“强硬”,也容易使小组长与组员产生矛盾。
经过自我推荐程序的小组长,往往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和团队观念,能够积极开展工作、勇于承担责任。这种推选方法的缺点是,小组长有可能“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旦热情消退,就会影响到小组工作。
轮流上岗的优点是,可以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让大家都能体验小组长的工作,从而形成良好的默契。然而在轮流上岗的过程中,因为有些学生的能力不够,也会产生小组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会造成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
综合以上几种情况,推举小组长时,应该考虑班级与小组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还可以将几种方法综合,例如,先由班级成员自愿报名,再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方选举确定小组长人选。选出小组长后,还应该经过一个星期左右的“试用期”。如果发现小组长管理不当,或小组长本人有意见,就再从备选小组长中重新调配,直至最终确定小组长人选。
3 小组长的素质与培训
中国教师报:小组长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为了让小组长更好地工作,应该进行哪些具体培训?
唐渊:小组长的基本素质包括乐于助人、拥有强烈的责任心、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较强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小组长一经确定,就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工作能力。培训小组长时,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作为小组长,要带领小组建设小组文化,要让组内成员合理分工、相互帮助,要做好与教师、与其他小组的沟通和联系工作,要用创新的思维观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在工作态度方面,小组长应该拥有“三心”,即细心、耐心、恒心。
培训分为集体培训与个别培训。集体培训是将全班或全校的小组长集合起来,教师引导他们熟悉小组长的各项工作,同时也收集他们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给他们提供交流、讨论的平台。个别培训则是教师针对某个小组的特点,或针对某个具体的事例,与小组长共同探讨,解决具体问题。
叶芳:小组长必须有强烈的荣誉感与责任感,善于与人交流,有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同时,还应该学习成绩出色、管理能力优秀。
为了让小组长更好地工作,应该不断地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包括课堂流程、管理方法、导学案、检查评价等内容。教师要指导小组长在课堂上观察自己小组成员的学习效果、参与程度、配合情况等。
教师还应该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了解他们的状态、想法和困难。教师要多和小组长交流,激发他们工作的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走出困惑、解决难题。
张新苗:小组长一定要具备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自控能力。小组长的成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一定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小组长的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如何解决小组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如何营造小组学习氛围、如何落实小组帮扶机制、如何协调与任课教师的合作、如何与组员沟通、如何对组员进行公正的评价、如何有效执行各项措施,等等。
这些内容涉及面比较广,培训时难以一次到位。所以,教师应该确保每次培训有主题、有抓手、有针对、有落实。
在培训小组长时,可以考虑使用体验式培训,让所有的小组长在课堂流程等方面进行体验,在体验中掌握关键与要点。除了体验式培训,还可以采取座谈式培训,包括专家讲座、班主任指导、优秀组长分享、论坛交流,等等。这些培训都是以理论讲解为主的,能够为小组长的工作提供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会使小组长认识到自身不足,及时改进、迅速成长。
4 小组长并非最优秀
中国教师报:可以考虑让哪类学生做小组长,又应该对他们进行哪些针对性的培训?
唐渊:一般情况下,应该让小组内最优秀的学生做小组长,但有的时候,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考虑让下列学生做小组长——成绩一般,但是有较强的上进心和责任心,自我约束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都不错,有一定威信和号召力的学生。
这时,小组内最优秀的学生,可以安排班级管理工作,并让其协助小组长进行小组管理工作,这对双方成长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对这类小组长进行培训时,教师首先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鼓励,给他们足够的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为小组管理带来贡献,扫清他们的心理障碍。同时,教师也要用比较婉转的方法指出他们的不足,让他们明确努力的方向。教师还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这些小组长足够的关注,不定期地进行个别辅导。
叶芳:很多时候,小组长并不是小组成员中最优秀的。比如,有的学生成绩一般,但是有热情、有责任心;有的学生在班级中很有威信,人际关系很好;也有的学生开朗、活泼,组织和管理能力都非常优秀。因此,教师在培训时,除了培训小组长的一般职责外,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对于热情较高、表现欲较强的学生,教师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和尊重意识,提醒他们严于律己、平易近人;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放心、大胆地开展小组管理工作;对于成绩优秀但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要培养他们的沟通技巧,要让他们拥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总之,小组长的人选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特点来选择。教师有针对性的培训,能够充分锻炼小组长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更好地带领小组不断前进。
张新苗:一个优秀的小组长应该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应该有很强的责任心、服务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然而,这些优秀的素质往往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因此,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带来的效果和需要克服的困难也不尽相同。
对于成绩优秀但性格比较内向,综合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他担任小组长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成为组员学习方面的榜样。但是这种学生有时不易融入集体,所以对他们的针对性培训应该包括,树立奉献精神、增加团队意识、强化合作流程。
有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比较突出,但是学习不够认真,自制力也不强。如果他们担任小组长,教师应该重点培训他们的自律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让他们养成踏实沉稳的性格。
有些学生的自身条件可能不太符合小组长的要求,但是为了鼓励他们,也并非不能让他们担任小组长。这时,建议教师以鼓励和引导为主,从价值观、世界观入手,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的信念,慢慢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全方位地提升自己。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