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行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计划需要完善的留住机制

(2021-08-05 08:57:15)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时评

刘斌

2021年开始,甘肃省每年将通过定向委托培养、在职教师在岗培训等方式,为全省乡村学校特别是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培养、补充一批能胜任多门学科教学的小学全科型教师,使乡村学校拥有一批知识和专业结构合理、“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小学教师。

实行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计划需要完善的留住机制

发展农村教育,根本在教师。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村小、教学点,师资薄弱是共性问题,也是老大难问题。定向培养全科型乡村教师,有助于解决乡村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结构失衡的难题。

培养全科型乡村教师,可以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是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同时,还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让乡村孩子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但是,就以往的经验来看,除了培养优秀教师,乡村学校最大的问题是,难以留住优秀青年教师。即便是本土的青年教师,也存在“孔雀东南飞”情况。要让培养出来的全科型教师“留得住”,教育主管部门应深入调研城乡教师的工作实况,把脉乡村教师“东南飞”的原因,并形成与“培养计划”配套的“留住机制”。

从现实情况看,不少乡村学校都是寄宿制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乡村教师工作时间更长,非教学工作量更大。再加上乡村的交通、通讯、生活设施等较为落后,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青年教师很难长期安心在农村工作。

让全科型教师扎根农村教育,可从以下方面入手:要对本土师范生进行家乡情怀教育,让他们有扎根乡村教育的愿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让长期扎根农村的教师劳有所获;要统筹解决乡村教师居住困难的问题,让乡村教师住有所居;要进一步落实乡村教师职称和荣誉倾斜制度,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全科教师成长机制,让他们真正成为乡村教育的主力军。

解决乡村教育问题,不仅要创新破难,还要着眼长远,巩固创新成果。定向培养全科型乡村教师,是推动乡村教育的创新举措,要让此计划发挥应有的作用,还需“留住机制”同行。

(作者刘斌,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