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阅读延伸到课外

(2021-08-07 10:23:28)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张玉玲

语文教学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现实中“教材是整个语文”的做法却屡见不鲜。把学生禁锢在课堂这个弹丸之地,很容易导致他们思路闭塞、视野狭窄。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的活动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让他们在全面的体验和实践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获得全面的发展。语文教学如此,作为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阅读教学,更应该如此。

将阅读延伸到课外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的阅读和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提高阅读品位。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阅读准备。学生在阅读之前,应该先阅读作品的前言、后记和内容提要,对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这样可以为深入阅读奠定基础。

积累词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该不断积累生字和新词。经过一个阶段,学生可以把自己学习到的词汇,以“词汇超市”的形式在班级中展示。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他们不仅可以提高阅读兴趣,还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精略结合。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式。重点作品、重点篇章要精读、熟读,甚至背诵,一般的作品略读、泛读就可以了,不用每部作品、每个篇章都花费相同的时间和精力。这样既能节约时间,又能丰富阅读内容。

读书笔记。对有些重点作品进行阅读时,学生可以边阅读,边作笔记。作笔记时,可以摘抄好词佳句、精妙段落,也可以为作品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写心得。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对他们将来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融入境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融入到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境界中,感知作家笔下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氛,感受并领略作者的情怀。

开展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例如:读书笔记展示交流、某某人物大家评、走近某某、读书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在班级中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结合生活。除了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也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大课堂”。教师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学观,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让他们将阅读融入生活之中。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中心学校)

(中国教师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