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能力及其培养

(2021-08-02 15:10:40)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大力发展创新型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首先要有创新型的教师。就目前情况看,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及在现行体制下运行的教育师资状况,还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加快创新型教师的培养,采取措施着力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的“创新性”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

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能力及其培养

1.创新型教师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

所谓创新型教师,一般认为就是那些具有创新观念、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师。他们不墨守成规,不为传统所束缚,善于吸收和接受当代最先进科学知识、最新教育理念并运用于教学过程。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好继承与突破、学习与超越的关系,锐意进取,大胆实践,勇于承担并努力完成好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的任务。

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有如下几方面要求:

1.1 思想解放到位,观念更新及时,追求并树立反映时代精神要求的最新教育理念。

首先,创新型教师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品质和必须符合发展创新型教育的实际要求。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是创新型教师必备的精神品质。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创新型教师能够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不懈追求教育科学前沿的创新品格。在教育创新活动中,创新型教师应表现出锐意改革精神;具有突破陈规、超越自我、大胆研究探索的创造魄力。

创新型教师的教育理念应积极反映时代精神要求,反映最新教育思想成果的要求。当代教育及其发展日新月异,创新型教师应能及时接受时代最新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善于吸收和借鉴当代最新教育经验、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

1.2 爱岗敬业,具备积极向上的职业奉献精神与职业道德。

创新型教师珍重教师称号,注重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与之相应的人格魅力,“为人师表”。

在工作岗位上,创新型教师视教师生涯为自己职业追求,视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为自己职业归宿,孜孜追求工作业绩,不断学习、钻研业务知识,注重在学科知识、教育手段、教学方法上跟踪时代前沿,努力增强自己做好创新型教学工作的能力与本领。在具体创新性教育实践及教学过程中,创新型教师能够表现出很强的职业精神,能够不惜气力、不拘一格地调动和使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取得良好教学业绩。

1.3 学科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合理,教学方法先进,教育经验丰富。

扎实的学科功底既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更是创新型教师搞好创新性教学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知识不精的教师能够创造出优秀的创新性教学成果。同样,现代创新性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知识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与结构只有与创新性素质教育要求相匹配,才能胜任和创造出素质教育创新性的成果。

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教师取得创新性教学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在转型时期,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所需各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型教师必须善于突破传统被动式教育模式及其教学方法的束缚,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各种创新性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

1.4 具备学习型、研究型教师的职业素养,善于吸收当代最先进科学知识及最新教育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最新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如果仅仅停留在运用传统教育手段传授现成书本知识上,就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也无法培养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因此一位合格的创新型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学习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所传授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发现并使用与之相应的先进教育手段、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教学,才能跟上时代前进步伐,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1.5 具备引导和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与经验。

创新型教育尊重学生教育教学主体上的独立性,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自觉性。作为具体承担创新型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备上述组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1.6 熟悉和掌握最新教育技术。

创新型教育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密切联系,创新型教师应率先懂得和掌握各类电子、多媒体等现代先进教育教学技术并运用于教学,促进提高自己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创新性教学的能力。

2.创新型教师培养的途径、方法及措施

根据创新型教学实际需要,借鉴各地在发展创新型教育过程中创造的成功经验,新形势下加快创新型教师培养,大力提升广大教师适应创新型教学要求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应着重在如下几个方面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培养力度。

2.1 注重引导教师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束缚,树立新型教育理念。

我国传统的“授业解惑”、“师道尊严”教育学及实践中的应试教育具有牢固历史根基,不管是新老教师都习惯于按此模式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传授知识、辅导学生考试。要想有效推行创新型教育,增长教师从事创新型教学的能力和本领,就必须采取措施要求教师真正从传统教育学及其教育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大胆走向新型教育创新之路。

2.2 注重为教师“转型”及获得相应胜任创新性教学的能力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对习惯于传统思维和热衷于按老办法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要采取切实措施促使他们转化为创新型教师,获得胜任创新性教学的能力与本领。一是在大环境上给予压力、增强动力,促使他们自觉转型,自发学习、增长创新性教学的知识与本领。二是注重为教师获得胜任创新性教学能力、技术提供良好条件。例如在职称评聘、业绩考核等方面实行激励政策;尽量为教师提高创新教学能力提供出国、考察、交流、参加培训等机会。

2.3 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型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精神面貌、个性特征、行为倾向的综合反映,教师的人格倾向对其是否适合承担创新型教学任务至关重要。若一个教师的人格类型是开放、有主见,善于搞研究探索,喜欢改革创新型的,他会很快适应创新性教学要求。

2.4 着重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具备胜任创新性教学的能力与否,关键表现在课堂。一是适应课堂教学主体角色的转换。创新型教学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作用由“主导”型转向“辅导”型,创新型教师要及时获得承担这样角色的“称职”能力。二是提高组织、驾驭创新型课堂的能力。三是学会并熟练使用新型教学手段、教育技术的能力。四是提高科学把握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继承”与“创新”辩证关系的能力。

(来源:中国论文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