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大学生活接轨的新课堂(1)

(2021-07-26 10:16:11)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相对于传统课堂,新课堂有哪些优势?本期,周刊邀请了两位新课堂走出的学生,请他们谈一谈自己的高中新课堂体验以及大学生活,让读者近距离了解新课堂在衔接高中与大学、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重要作用。

和大学生活接轨的新课堂(1)

新课堂助我成长

马标

我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本科生,即将毕业,现已保送本校研究生。在大学时,我拿过专业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同时获得过校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

我认为,我的成长离不开高中时期的新学习方法。

在高中的课堂上,我们班基本由学生主持课堂,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一般情况下,只有当学生对问题讲解不到位,或者理解有错误的时候,老师才会适当地纠正一下。当然,遇到重点问题,老师也会组织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在课堂上,每个人都会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大家都可以很轻松地上课。同时,我们还要进行分工,每个人负责一部分问题的课堂讲解,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前对自己需要负责的部分进行深入预习和研讨。通过课前的预习和研讨,大家课前的准备工作会比较充分,对课堂内容也会有较深刻的印象,在课堂讲解时,当然也会十分流畅。讲解结束后,我们还会收集每个小组的意见、反馈等。

这样的课堂,不仅有助于我们得到某一个问题的最优解,还能帮助我们在研究、讨论的过程中,吸收他人的想法,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起到拓展思路的作用。

除了知识上的收获,能力上的收获也十分重要。

在主持课堂时,可以锻炼我们的演讲能力和应变能力。如果演讲能力不佳,就难以激发同学的热情,也难以收获较好的评价,所以,每个人都会努力锻炼,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而在讲解过程中,往往会有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你永远不知道同学会向你提出怎样的建议和问题,也很难预料到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如何处理好这些情况?这就需要很强的应变能力。应变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形成的,是通过不断地锻炼增长的。同时,每个人的勇气与自信也会在主持课堂的过程中,不断被激发。当然,最重要的能力,还是团队合作和人际交流能力。在课堂上,我们会被分为几个小组,每个组员的发挥都影响到小组的最终成绩。所以,要想帮助小组取得好成绩,每个组员都必须具备集体荣誉感,相互帮扶,共同前进。小组中的所有组员团结在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前进,这就是团队合作的能力。此外,还有自学、探究、调查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些都是走入社会的最基本能力,很幸运,我们在高中阶段,就可以很好地得到锻炼。

升入大学后,学习压力相对减轻,一些课外活动也开始增加了。因为在高中时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所以我很轻松地融入到大学的生活中。相对于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同学,我觉得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明显强过他们,能够更自然地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而对一些未知事物的探索能力与探索欲望,也是我在大学时的优势所在。

大学生活是比较丰富的,尤其是社团和学生会生活。因为我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在公共场合演讲的能力,所以,在学生会和社团干部竞选中,我有了较大优势。同样,因为高中课堂上小组合作的训练,我比较适合团队活动,愿意和别人沟通、交流,因而不管是社团活动还是科研活动,这种合作能力让我更快地融入了团队。

对于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而言,我认为有一个要点,就是需要每个学生都拥有较强的自治能力。所以,在全面推行这种学习方法前,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从而确保学生能够适应。当度过了“阵痛期”之后,学生就可以在学习中,锻炼各种课本上学不到的能力,更好地和大学接轨、和社会接轨了。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学生)

(中国教师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