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时期教师必备的几点素质

(2021-07-18 22:21:36)
标签:

教育

教学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当前的新课改、新课标对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优良的素质,教师才能深深地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信赖和喜爱,从而搞好教育教学工作。那么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呢?

新时期教师必备的几点素质

一、高尚的道德素质

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标,必须建立一支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教师的道德品质在教育中会渗透于全部的教育过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准则,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规范。教师每天打交道的对象是天真无邪、淳朴善良的学生,古有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今亦然:师“朱”吸生“赤”,师“墨”染生“黑”。教师的爱心和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以及自身的学识、语言、行为、情绪等都会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学生在观察教师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人格中每一细小的、美好的品质表露,都会使学生感到由衷的欣喜和激动,由此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重和信赖。因此,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时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处处慎思自己的言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事事以身作则,点滴为人楷模,使学生“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际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高尚、心地善良、情感诚挚的美德,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语)。相反,教师每一个无意的失误和微不足道的瑕疵,都会使学生感到无比的惊讶和失望,甚至会给学生留下难以消除的坏印象。要清楚地知道:对工作不负责是职业懒惰的表现,上课敷衍是对学生求知活力的戕杀,不许发问是对学生质疑探索的抑压,加重课业负担是对学生身心的摧残,讽刺挖苦学生是教育无能的手段,体罚学生是师德庸俗的拙作,猥亵学生是教师灵魂的堕落,压制个性发展是对学生天性的泯灭;弄虚作假会混淆学生对是非的判断,强加意志会引起学生的逆叛,漠视后进生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师德不高,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学生的人格不健全、意志不坚定、思想混乱、方向迷失,更会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大跌,名誉地位受到强烈的冲击,最终使学生从心理上叛逆老师,在行为上拒斥老师。因此,教师要表里如一,以身示范。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必须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二、精湛的业务素质

新课改、新课标对教师的学问、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文化品位,培养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人才。为此,教师应当具备渊博的文化知识和高超的业务技能,做一个专家型、通才型的学者,转变教育观念和角色意识,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科学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学习,既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又要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并及时搜集当前课改的一些新信息,优化自己的教学思想,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学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使自己的教学观富有前瞻性,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掌握睿智的教学艺术,丰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用真才实学教育学生,用满腹经纶感染学生,用博闻强识打动学生,用专业技能吸引学生。如潇洒俊秀的粉笔字、形象动听的艺术语言、引人入胜的导语设计、启迪智慧的艺术提问、凝练精要的课堂点拨、脉络分明的板书纲要、紧扣题旨的课末收束、娴熟自然的课件制作和多媒体操作等。这些都是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

三、真挚的情感素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教师首先要对所有学生充满爱心:小心翼翼地爱护学生的心灵,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爱护学生的自尊、隐私,爱护学生丰富的情感,爱护学生善意的谎言、美丽的错误,爱护学生的奇思异想、大胆创新,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对于班里的后进生,要给予真挚的尊重、信任和关切,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暖之以心”的方式,进行说服教育,不能动辄就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甚至体罚。“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育工作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不要说过头话、做过头事,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打破后进生的心理防线,融化其内心的坚冰,使其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关怀、真情,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教师爱学生,学生自然会加倍珍惜这份情感并以自己的优异表现回报老师。最后,对于班里的优秀生,我经常用期待的目光、鼓励的眼神关注他们,让他们察觉到老师的热切期盼,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觉到汩汩暖流注入心田,产生莫大的鞭策和鼓舞,加倍努力,拼搏进取,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只要我们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努力钻研业务,关心爱护学生,就一定能成为素质优良的教师,进而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出色完成新课改、新课标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

(来源:中国论文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