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好“毕业消费”这道题

(2021-07-14 07:13:05)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时评

崔逸星

新闻回放

2021年全国高考的大幕至今已落下半月有余,伴随长达近3个月超长暑假的到来,“嗨玩放松”“外貌蜕变”“培训提升”成了考生们度过这段告别与启程时光的关键词。与之相对应的是,庞大高考生群体近期集中开启旅游出行、电子产品、医美、培训学习等消费模式,正逐步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活力,成为“后高考经济”的消费主力。

答好“毕业消费”这道题

高考落幕,高中毕业生又成为“后高考经济”的消费主力,电子产品、旅游、医美、技能培训等消费火爆,商家也设法在其中捞金。

这种消费火爆现象很正常。长达近三个月的假期让学生拥有充裕的自主时间,不少家长也很乐意将消费自主权交给孩子。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学生社会经验尚浅、消费观念未必成熟,有容易陷于消费认同的倾向,即个体通过消费手段来表达自己与他人或群体的异同点,突出表现为炫耀性消费和符号消费。青少年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渴望通过时尚、潮流、个性等元素来表达自己或融入群体,往往成为符号消费的忠实追随者。与其说有些人看重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倒不如说是对商品背后“意义”和“内涵”的追求。如果家长一味满足这种消费需求,则有可能助推孩子冲动消费。

在“后高考经济”的消费认同中,受到物或符号驱使的并不限于高中毕业生,家长也不例外。如升学宴本是为分享孩子升学之喜,感谢师恩,但当下的升学宴不少已变味为炫耀或作秀。而真正的主角——准大学生们——在推杯换盏中,价值观会不会受负面影响,反倒少有人在意。

偶尔为追求身份或价值认同的消费,本身未必有多大危害。不少学生和家长也抱着“就这一次”的想法,默许了若干非理性消费。可是,科学的家庭教育不仅包括高考前家长对孩子的全方位帮助,更难得的是高考结束后家长们在包括消费观念在内的教育细节上花点心思,让孩子自己扣好人生的扣子。

有媒体报道,高考结束后山西一位老师带着11名高中毕业生,从山西骑行至上海。在这次特殊的毕业旅行里,随着双轮飞驰,课本上的内容成为孩子们眼前的真实风景。这种生动的教育告诉我们:人生远不止是当下的一场考试!后高考的消费问题既然摆在学生和家长面前,就应该答好。(崔逸星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