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作文技法秘笈系列(4)

(2021-07-09 06:46:30)
标签:

语文

作文

学习

复习

方法

分类: 学好功课

贺生达

四、小题大作 贵在拓展

梦 阳

所谓小题大作,即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写作手法。由于我们生活的范围有限,掌握的素材往往都是生活中极为平常的现象,似乎很难用以写出大气的文章来,因而写出来的文章常常缺乏深度、力度,没有内蕴。其实,那些材料看起来好像很普通,但却包含着深刻的意义,只要我们能够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中来展开,就会使文章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张扬时代精神,写出的文章自然不会小家子气。比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就是由人力车夫毅然扶起一位女人的事件来赞美车夫勇于负责的精神,同时对自己那种自私的心理进行了深刻解剖和批评,进而把它与所谓的“国家大事”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正是车夫这种勇于负责的人才是民族的希望之所在的深刻主题。同时,还要学会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精神品质联系起来,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借文题中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这样文章就会富有深度和力度,自然也就增加了文章的深刻性。当然,写作选材时,也并非随意拿出一件小事便可以表明一个大道理。这里还有一个深入发掘和精心加工的问题,也就是要从本质上把握住“小事”与整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在写作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即便处处描写“小”,但时时都要表现“大”。这样,我们的文章就可以收到滴水藏海之效。

高考作文技法秘笈系列(4)

比如下面这篇《红绣鞋 白布里》就是这样的,对它如果依题撰文,单写这样的一种(双)鞋子,自然很容易停留在一个肤浅的平面上,文章就显得单薄,可该考生却聪明地把它和整个中国妇女的命运联系起来,自然就深刻起来:文章开篇便营造了一个诗意的背景,在那副

醉人的水墨画里,极为自然地让“镜头”轻轻一转,便切入了正题——“所有的怀念都是缘于一双小小的绣花鞋”,这同时还设置了悬念——那是怎样的鞋?其中蕴含着什么故事呢?实有一石双鸟之妙。接着,考生继续在优美的想象里描述那绣花鞋是什么样子,那典雅的抒情语句让人读来直觉得余香满口,回味无穷。然而,就在此时,考生笔锋倏地一转,不禁感慨到:“谁都不曾料到……缠出了多少血泪?!” 给人以奇峰突起之感,让人不由得陷入沉思。这里,也就慢慢地把笔触向整个旧中国妇女命运的大背景伸展,也即开始了“大作”,可考生并不急着由此顺下去,而是又让“镜头”把背景推向了过去——祖母穿着红布鞋轻移莲步的美姿,然而,这美姿仅仅只是因好奇而好看,其实呢,它束缚了手脚,更束缚了上代人的灵魂,以致祖母只能以与“年龄不相符的羡慕的眼光看着我‘飞’”,那一个沉重的“羡慕”里该裹着祖母们多少辛酸的泪呀。这回忆中的一个典型细节又生动地点出那个时代妇女的命运,看似闲笔,实则不闲,而是继续“大作”的深化,尤其是接下来谈祖母所以裹脚、“她尽量在我面前展现美丽一面”以及“她在生前穿着的青面小鞋……白发被风吹过。”这样的描写虽美,但却很凄婉,让人对那个时代生发出无限的感叹。其实,如果至此收束全文也很完整,可作者并没有,而是继续写道:“曾祖母教过妈妈打盘纽,一个个精致得像艺术品,但始终不曾再做红绣鞋。”这里,再一次含蓄地把故事的背景与整个大时代交融,暗示了新时代的美好,也巧妙地点出了妇女们在新时代地位的提高,并由一句“红绣鞋已成过往”自然地道出了旧时代一去不返,中国妇女命运的彻底解放。总之,全文由极为普通的“红布鞋”入手,让这个小小的素材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于平淡的故事中巧妙地展示了新、旧中国妇女的命运,实在是“小素材不小”,因为它巧妙地承载了大主题,获取满分当属很自然的事。

今后,大家遇到这类题目,要尽可能地展开想象,拓展故事空间,注意关照时代风云,以期由小故事展现大道理。当然,小题大作应有个限度,不能任意拔高和扩大,这也应注意。

附:例文

红绣鞋 白布里

浙江考生

梅子黄时的一川烟雨笼着如诗如画的江南时,我却常常梦到冬日有着暖暖阳光的午后,老屋的后院,背倚着门的曾祖母手里拿了针线微微笑着。所有的怀念都是缘于一双小小的绣

花鞋、所有的青春、所有的泪水和欢笑。

我所知道的绣花鞋,我所想象的绣花鞋,应该是有着鲜艳的红色缎面,折射出令人陶醉

的酒红色的光芒,它应该有金色丝线织就的凤凰牡丹并蒂莲,它应该着在三寸金莲之上,那款款移动的步子,应该伴着宫廷才有的芳香和历史才有的沉醉。

我常常仰头观望日落时的天空。一团团白色的云朵就像美人踩过蓝绸时的香粉屐痕,听

说女子缠足始于五代南唐李煜。谁都不曾料到,这一缠竟缠了千年,只不知缠出了多少血泪。

小时候看着曾祖母小心地挪动莲步,觉得很好看。也曾私下学着走得摇曳生姿,“花枝乱颤”。新鲜感过去之后还是会嫌像被什么缚住了手脚,如此不得自由。于是和一大帮伙伴欢笑着、奔跑着、自由自在,像极了天上的鸟儿,飞得无拘无束。我想曾祖母一定在用那种

与年龄不相符的羡慕的眼光看着我“飞”过巷子。

在那个年代,女孩子都是要缠足的。听曾祖母说她出生于宣统三年。那便是清王朝土崩瓦解的时候,史书上说孙中山在中华民国成立之时便颁布法令禁止女孩子缠足,不知是新法令的春风没有惠及此地,还是真如所说丑恶的势力并未彻底死亡,我的曾祖母便缠了足。

我倒没有听她说过缠足的种种痛苦,她尽量在我面前展现美丽的一面,老人都是一样的,总像是传说的那样,要把最后的最好的一切都留给后代。比如我看到了她留下来的红绣鞋,一双极其美丽的红绣鞋。虽然我只看到她在生前穿着的青面小鞋,由爷爷扶着散步,白发被

风吹过。

奶奶说曾祖母年轻时也是美丽的女子,所以我看着这双红绣鞋,总会想象一个美丽的新娘。在那个年代的乡村,美丽是不会永远属于一个年轻女子的,她有的是什么呢?三日入厨房,洗手做汤,从此脱下美丽的嫁衣和华美的红绣鞋,开始劳作,相夫教子,担起生活的重

担,任沧桑爬上红颜、青丝变为白发,只有红绣鞋,在她百年之后依旧美丽如初。

曾祖母教过妈妈打盘纽,一个个精致得像艺术品,但始终不曾再做红绣鞋。

我抚摸过红绣鞋的花纹,刹那间依稀望见飞天流转的衣纹,关于一个女人承受一切的

美丽。

我去看戏文里青衣流转的水袖,看她美妙的身段,却永远也找不到红袖添香、红鞋轻舞

的神韵。

红绣鞋已成过往,曾祖母承担一切风霜的美丽永在我心中。

红绣鞋,白布里。一个女人最平淡的传奇人生,由它默默无语地讲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