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政治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2021-06-26 12:23:03)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李孔森、刘子森

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试行)》中将研究性学习明确规定为中小学必修课内容。这就为政治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历史契机,因为政治学科在很多方面与研究性学习具有结合点。如何把握这一历史契机,在实践中尝试两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政治学科发展过程中质的飞跃?这是每一位政治学科教师都应高度关注的问题。

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政治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一、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价值原则;大胆进行创新,源于教材而不拘于教材

政治教师在过去的教育理念下也研究教材,但往往侧重于教材的知识结构甚至命题点,而忽视了政治教材赖以生存的灵魂----教材背后所要体现的价值原则的研究。政治课成为一门传授学科知识的应试课,政治学科在失去了自己特点的同时也失去了活力。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中,教师的研究必须超越对知识结构等较低层次的物质载体的研究,紧紧抓住教材背后所要体现的价值原则这一灵魂。在对价值原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对现行教材进行大胆创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使滞后于形势发展的教材凸显时代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这样就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适应研究性学习的需要,给他们的实践和创新提供平台,使他们进行大量的采访、问卷调查等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他们合作完成研究报告,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二、学会研究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教材相关内容的结合点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源自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展示,实践的动力来自于兴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兴趣,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要在课堂中引入研究性学习,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是前提。但这往往是很多政治教师的弱项。政治教师因为授课班级较多,面对的学生也多,所以和学生之间容易形成“面熟但人生”的尴尬局面,很难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必须改变这种局面。政治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做到真正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找出学生的个性、兴趣与教材相关内容的结合点,让学生对他们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学生通过研究活动不断激发自己的兴趣,通过政治课堂展示自己的个性,从而在成功的体验中不断构建自己的创新体系,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政治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有很大帮助。但是,以前的理解往往仅仅停留在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这一层次。这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如果处理不当,政治教师很容易陷入旁观者的境地。政治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还应包含自身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特别是围绕价值原则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这一更深的层次。研究性学习虽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但它只有在不背离人类社会的一些基本价值原则(如科学的态度、崇高的理想、美好的生活、积极的人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等)的前提下才有积极意义。背离这些原则,就会完全失去研究的意义甚至产生负面效应。因为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自身很不完善,所以往往容易在这里出现偏差。政治教师在这一方面进行研究,既可以抓住政治教材的灵魂,又可以弥补学生研究的不足。通过在课堂上的交流,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做事情应该认识到背后深层次的价值原则问题,又可以使学生在自己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接受这些价值原则。这种方式,对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远比简单的说教有效得多。

四、研究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及时评价,并给予鼓励

这个问题包含在政治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第一个层次中。学生在自己的初次研究报告中写的一段话给了我们很大感触:“请您看一遍,这就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精力、我们的时间所产生的价值,只有在您看的时候才能得以实现。我们的付出与收获到底是不是等价,我怀疑。”

从学生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任何人的付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肯定。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成长阶段,他们有很强的表现欲和创造力。教师的一次表扬、一句鼓励甚至是不经意的一点付出,都可能使学生受到很大的鼓舞,培养起他的兴趣,使他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而教师一时的大意和疏忽,可能扼杀学生参与的热情。许多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受到抑制,与部分教师的工作方法不当不无关系。所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政治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并给予鼓励,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搭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平台。

当然,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对政治教师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知识结构,政治教师都要根据研究性学习的需要进行变革,甚至需要打破原有的体系重新构建。这一过程可能令人痛苦,但这是新课改的需要。政治教师只有顺应这一需要,从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抓住机遇,才能为政治学科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