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2021-06-24 17:30:13)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张叶生

科学探究是国家新一轮课改提出的新理念,现在科学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了,但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并不只是课程如何调整、教材如何改进,更关键是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科学课中,自主、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一、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活动时空

自主探究学习强调培育学生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这需要自主学习的客观条件的支撑,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充足、灵活的学习场所。重视探究式实验教学,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实验因素的控制,进行实验现象观察和数据收集,每一步都类似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使他们对科学发现有了亲身体验,提高了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当然,探究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大气压强》一课中,提供多种实验器材:皮碗(每两位学生一对)、水、可口可乐瓶1个、水槽、一个注射器、一米长玻璃管、大小不等的钩码若干、弹簧秤、塑料小桶、细砂,《大气压的发现》阅读材料。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按照实验要求和“探究实验”报告单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

二、明确规则、有序合作,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越来越多的老师接纳了这种教学手段,并且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在进行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学习时,常常发现一组学生你说你的思路,我说我的见解,谁也不听谁的。结果是合作学习成了形式,没有实际的效果。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我教育学生要遵循合作学习的规则,有序合作。每个同学要学会倾听、学会有礼。一个成员发言时,其他成员要注意倾听他人讲话,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我们提倡适度争论,但争论要有礼貌,有礼貌的打断别人的讲话,发言者也应有礼貌地接受被打断。老师将教学设计的讨论题写在黑板上,同组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选择研究方案。确定以后由组长掌握,各人先自学,然后逐个成员交流讨论学习心得。大家各抒己见,最后由组长归纳。由一名同学作中心发言,其它同学补充修改。各小小组讨论完后,可由老师组织全班交流。我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教授邵瑞珍指出:“合作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能使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合作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增强群体凝聚力,形成和谐的教育气氛。”

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激励性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作一个评价,包括对自己的评价与对他人的评价。自评包括对自己学习成效的评价(学到了什么)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小组学习中自己有没有完成好自己的职责)。对他人的评价:在你们的小组中,你觉得谁表现得好,好在哪里?这次学习,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通过这样的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调动起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评价小组合作的过程与结果,注重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的有机结合,注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合,从而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率,切实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进而维持长久的小组合作激情。

以下是学生自评环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懂得好和坏是自己表现出来的,而非老师和同学说的;通过自评,学生有了追求成功和进步的渴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下是自评表:

指标

标准

表现

参加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

参加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很浓厚,与同伴合作感到很愉快

参加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

能积极参加小组合作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合作关系良好,会欣赏小组伙伴

参加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有参加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会倾听,会思考,会发言,会操作,

小组内部评价是相互间的一种信任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小组对其成员进行积极、中肯的评价,这是促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手段。在小组评价中,有小组长牵头,对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反思评价。以下是小组合作评价表:

标准

参与性

创新性

态度积极

讨论交流

分工操作

研究成果

其他

表现

总之,合作学习可以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健康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调动起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