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听讲中的坏习惯及其克服措施

(2021-06-23 06:18:53)
标签:

学习

复习

方法

听课

分类: 学好功课

为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就一定要克服课堂听讲中常见的坏习惯。这些坏习惯可以归纳成十类。

课堂听讲中的坏习惯及其克服措施

(一)认为某个科目沉闷

有些人一旦认为某堂课不够生动,便立刻“关掉”自己的耳朵,不去聆听。这种举动,通常都是基于无知,而不是理智。

一个好的聆听者,即使面对着看来十分沉闷的一堂课,也会细心聆听,以找出重要的资料及思想。

(二)对老师有偏见

有些人喜欢挑剔讲课者的不是,如衣着落伍,声调呆板,乡音未改等,从而推断:这样一个演讲者,说不出什么重要的东西。抱着这种偏见去听课,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一个好的聆听者,知道授课不同于时装表演,知道人无完人。他会仔细地寻找知识,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挑老师的毛病上。

(三)只看热闹,不悟门道

有些人只听事例,而认为原理、意念等只不过是其他人的看法罢了。

一个好的聆听者,希望看到事实怎样印证原理,例子怎样印证意念,论据怎样印证论点等。因为事实的重要性只在于它能联系原理、意念等。

(四)过分反应,因小失大

有些人由于不同意讲课者的某点说法而对整堂课采取了拒绝的心理,以致错过了其余的课堂内容。

一个好的聆听者,会用理智而不是带着情绪去聆听。存在不同观点应视为很正常的情况,待有适当机会才发问,决不应影响听课。

(五)千篇一律的笔记方式

有些人尝试将每堂课用同一个笔记形式记录。他们只顾笔记的外观,忽略了笔记的内容。

一个好的聆听者,会因科目及授课形式的不同,来调节笔记方式。

(六)对敏感的字眼过分反应

有些人一听到敏感的字眼,如“宗教”、“赌博”、“娼妓”等,便反应过敏,血压上升,甚至发火,而聆听亦会结束。

一个良好的聆听者,即使听到一些敏感的字眼,仍会留心听下去,以便理解讲课者的意思和论据。

(七)三心二意,浪费思想速度

思想的速度,比讲话的速度要快4倍以上。有些人就是因这个事实,在听课的空隙胡思乱想或解决个人问题,结果打乱了听讲的思路,以致再也跟不上讲课者的思路,只好将余下的课堂内容放弃。

一个好的聆听者,会利用他的思想速度及课堂上的停顿,去区分重要论点及有关的支持论据,将重点快速总结,并预测讲课者的下一个要点。

(八)人在曹营心在汉

有些人眼睛在望着讲课者,而心早已飞出了课堂。他们认为回家看教科书完全可以代替课堂听讲。

一个好的聆听者,知道每一堂课都很珍贵;知道每一堂课,都是讲课者花数小时精心准备的,其中有些东西在教科学书里是找不到的。

(九)心浮气躁,易受干扰

有些学生经常把附近的小骚扰作为借口,而不去听课,如脚步声、咳嗽声、开门声、邻近球场打球声等。

一个好的聆听者,善于自律而不受外界的干扰,专心听课。

(十)贪图舒服,无所用心

有些人懒于理解讲课者的复杂论点及论证,认为太麻烦太辛苦。这些人想要的是娱乐,而不是学习。

一个好的聆听者,充满求知欲,渴望知道讲课者证明论点的方法,而不会害怕复杂、艰深的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课后复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