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好课堂笔记

(2021-06-23 06:07:49)
标签:

学习

复习

方法

笔记

分类: 学好功课

做课堂笔记,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技巧。

笔记是一份永恒的记录,可以给日后温习带来方便。对于一些难度较大,需要课后反复思考的科目,这种方便性尤其明显。

做好课堂笔记

这份永恒的记录,可帮助我们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堂课下来,即使是再聪明仔细的学生,最多也只能回忆课堂内容的大概结构,大部分细节很快就会淡忘,特别是那些资料性比较强的内容(如图表、数字、公式等)更容易被遗忘。为了充分消化和理解,记录听课内容非常必要。

做笔记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可帮助学习。表面看来,做笔记会妨碍听课——一边聆听,一边又要写重点,似乎永远都是比讲话者落后,但只要能够处理得当,两者便可兼顾。比如,专心听讲,只写下适当的重要字眼,事后再重组课堂内容。事实也证明,会做摘录笔记的学生,成绩好过没有做摘录笔记的。在一次实验中,让一批学生听一堂课,数星期后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测验。结果表明,那些课堂上做过摘录笔记的,平均得分是65%,而没有做过摘录笔记的,只得25%。

将论点写在笔记本上,是否真能帮助我们记下该要点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专家们作了一项实验:一班学生边听一段课文,边做笔记。一星期后,让他们尝试回忆记述的内容。结果发现,他们回忆笔记内容的能力,是回忆笔记以外资料能力的6倍。所以,如果你想记下一项资料,那就将它写在笔记本里吧!

那么,怎样做好课堂笔记呢?

(1)备足笔记本

学期初便应准备10多本较大的活页笔记本,保证每一科目至少有一个笔记本。不同科目的笔记本,大小可略有不同,但须保证笔记本的纸张充足。

(2)做提纲式笔记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

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这个问题很难作出简单回答。课堂笔记,最详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寥寥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通常在这两种极端之间,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对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三种做笔记的方式可供选择:尽可能完整记录;只作概略的提要,或者根本不做笔记;做提纲式笔记,在必要时,可以较为详细地记下一些定义、表格、图解等。一般都采用第三种方式。

特意把笔记记得很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和思考。但一贯把笔记做得特别详细并不好,其主要缺陷在于,太忙于记录,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去思考。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3)科学分配注意力

可采用三种方式分配听课时的注意力。

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做记录上。这时,记忆退居次要地位,听课几乎变成了听写,这样听课必然导致对很多问题缺乏理解。

50%的注意力听教师讲解,50%的注意力做记录。这样做,学生会理解并记住大部分内容。

90%的注意力集中听讲,并积极动脑思考,只用10%的注意力作简要的笔记。这种笔记不是对教师原话的记录,而是经过自己思考后的语言。这样做,学生不仅能全部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会有创造性的发现。

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主张学生在听课的时候记提纲式笔记。

(4)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好的笔记,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一节课解决了哪几个问题,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这就要求:记录内容一定要有条理,有层次,分段分条记录。不要将几个问题掺杂在一段文字中。

(5)多留空间

不要吝啬纸张,每页的上下左右,都要留适当空间,以便温习时加上自己的心得、疑问或者其他补充资料。此外,绘图要大而清楚,论点之间要有充足的空位,以增强笔记的“视觉效果”,便于温习。

(6)利用符号和缩写

笔记通常都是只给自己看的,因而可以随意使用任何符号或速记办法,大大加快记录速度。比较常见的通用符号和缩写有:

eg.——例如;

cf——比较(注意:仅在此处是这个意思)

nb.——这一点是重要的;

——因为;

∴——所以;

>——大于;

<——小于;

=——等于或与……相同;

≠——不等于或与……不相同。

(7)准确记录

知识的第一印象很难改变。实验研究证明,一个学生在首次记录中发生错误,即使以后给他正确的信息,他也很难改正原来的错误。所以,做笔记时,资料一定要正确,比如抄板书时就要小心,不要错漏。此外,下课后要尽快翻阅笔记,将不明白或不肯定的部分加上记号,并请教老师,及时补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记忆力三步曲
后一篇:课后复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