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主题事件”凸显自主探究

(2021-06-18 12:38:13)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王金发

基本概述

这是我在外校上的一次公开课。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生活中运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但是教材对于这些知识的呈现似乎比较零乱,缺乏一个适合教学操作的程序。为此,我在本堂课中创设了一个探索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围绕 “教师去家访”这样一个生活主题事件情境,开展学习探究,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探究过程趣味化。

用“主题事件”凸显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王老师,老师也想认识一下大家,谁愿意跟老师握握手,交朋友呢?(全班同学都抢着要握手)老师很感动,可是时间关系我不能跟每一位同学都握手。我选择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作为代表,行吗?现在一共有三个人,如果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猜猜?

生:一共三次。

师:对,如果用三个圆圈来表示握手的情况,可以这样(图示)表示。

自评:从谈话中导入,握手的学问顺理成章地渗透在师生对话中了,而看似不经意的 “用三个圆圈来表示握手的情况”,却是数学符号化思考的无声渗透。

二、展开活动,探索新知

师:生活当中许多地方都有数学知识。前段时间老师去家访,就遇到了许多数学知识。老师现在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探究一下 “家访中的数学问题”,好吗?

1.衣服搭配的学问

师:老师要去家访的同学叫扬扬,扬扬一听王老师要去家访,高兴极了。她有两件漂亮的上衣,两条漂亮的裤子,从中挑选一件上衣、一条裤子,该怎么搭配呢?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案?

师:你们摆出了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是怎么想的?谁能用老师的课件演示?(指名演示,边看边说。)现在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老师要你们把刚才的想法用连线的办法表示出来,你们会吗?

自评:动手拼摆,然后借助课件梳理全体同学的思路,最后连线表示,过程清晰,层次分明,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生活知识到数学化思考的认知建构。

2.楼层号的学问

师:家访那天,老师到了扬扬的楼下,楼房真高啊!我就打电话问扬扬: “扬扬,你家住几楼?”扬扬说:“老师,我想考你一个问题,做对了,我家的楼层号的答案就在里面。”同学们想帮助老师吗?请看题:

“用123三张数字卡片组数,每两张组成一个两位数,一共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的一个两位数就是扬扬家的楼层号。”

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三张数字卡片,请你们动手摆一摆,同桌合作,一个人摆数,一个人记录。同学们尝试拼摆,并且将探究结果板书出来:

1122123321331

2121321233132

3121332232131

413233113213212

513233231

师:这里有五种不同的结果,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第四种多写了一个 13,第五种少写了。

师:你们认为可以拼摆几个两位数?喜欢哪一种方法?

生:可以拼摆 6个两位数,我最喜欢第二种,因为它有顺序。

师:第二种的顺序是怎样的?

生:我先把数字 1放在十位,然后把数字23分别放在个位组成1213;我再把数字2放在十位,然后把数字13分别放在个位组成2123;我再把数字3放在十位,然后把数字12分别放在个位组成3132。(这个学生一边说,我一边让学生配合着拼摆。)

师:噢!你真棒!同学们认为这个方法好吗?为什么?

生:好,因为这样很有顺序。

师:对,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拼摆不容易漏掉,也不容易重复。

生:我还喜欢第一种。我们是这样想的,先摆出12,然后再倒过来就是21;再摆23,倒过来后是32;再摆13,倒过来后是31,一共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

师:你很有自己的想法。那么现在请同学们看看,第四、第五种错在什么地方?

生:第四种多写了一个 13,第五种漏写了两个数1221

师:对,同学们想想怎样才能做到不会重复,不会漏写呢?

生:要按照顺序写。

师:对,感谢同学们帮了老师一个忙。扬扬告诉老师,她家的楼层号是我们拼摆出来的最小的一个数。

生:老师,我们知道了,是住 12楼,你上12楼就可以了。

自评:如何进行有序排列,是这节课着力的焦点。 “帮助老师解决困难”,这个学习活动增加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探究成功后的心理满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了充分的探究,培养了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对比建构

师:老师还有一个疑问,(指着 “6个”两位数、“3次”握手)为什么三个数字卡片能拼出6个两位数,而三个人握手却只能握3次?同学们先讨论交流后再告诉老师,好吗?

(学生讨论)

自评:对比,就是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为后续探究扫除心中疑点,实现课堂学习的可持续性。

三、运用新知,深化认知

师:走进扬扬的家,我看到桌上摆了许多水果,有梨、香蕉、苹果、桃子。我灵机一动,说: “扬扬,刚才你考了王老师,现在老师也想考考你,好吗?”扬扬一听可高兴啦,说:“好啊,你出题吧!”

有梨、香蕉、苹果、桃子四种水果,把两种不同的水果摆成一盘,可以摆成几种不同的水果拼盘?老师这里现在没有学具,你们能不能把你们的想法表示出来?

生:老师,我们可以画图表示。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

1:我们也可以写字表示。

2:老师,我可以不摆图片,连线表示。

(学生交流、做题后进行了反馈)

自评: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应该高于生活,在数学学习中就应该体现这样的教学思想。创设水果拼盘这样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脱离了实物拼摆,而选择了简单的画图表示的办法,体现了符号化的思想,提升了认知的层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