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黄界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的来到,给我们广大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每一位教师将在这场大变革前面,实现新的突变,新的跨越。这不仅是一场教育观念的变新,人才改革的变革,而且是一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场大变革到来时,我们如何做到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
一、学习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
课堂改革,无论是课程结构的调整,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改革,都渗透着现代教育的理念。过去我们上一节课、教一篇文章,都从头到尾详细地分析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进行满堂灌,一言堂,恐怕学生听不懂,或是某一个环节漏教,完全把学生当成“填鸭”方式教。其结果,教师的繁琐分析,学生劳累地照模式学,学生不发挥个人的特长,成绩还是不提高。新课程颁发后,我们认真地学习,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到来,我们更认真和新教材的实施,那么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就无从谈。于是我们教师认真的学习新课程的理念,认识到课堂教学必须彻底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为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于是我们要构建“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
二、改革被动接受,体现自主学习
构建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师就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及个性发展的服务者。在学生的自主质疑中教师只能起指导作用,从中培养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其次是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课堂是属于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指导他们自主、自悟、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思考,教师要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除此以外,教师要保证学生质疑,讨论的时间和自主思维的空间。学生质疑时,提出的问题和疑点就是学生学习篇课文的难点,教师要按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例如我教《峨眉道上》一文时,学生在质疑时提出:修路人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背石上山铺路,他们有怨言吗?于是我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在课文里找出描写铺路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使学生从读中自悟、自主实践,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取得很好的效益。
三、改变单一的学习现状,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合作交流,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过互相沟通各异见解,使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更加丰富更加全面。同时,在互动交流的氛围中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在自主、合作的课堂中,小组合作的内容,可以是学生普遍存在疑点,也可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或是教师设计的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同桌或学习小组。但在学习小组中,因学生的能力或个性不同,往往会造成优生滔滔不绝地说出各种理由、原因、各种见解,而成绩较差的学生闭口不开,默默不悟。所以我考虑到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和相差不同,因为有这种情况,老师鼓励他们自由组合,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
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的展开,可以采用课题切入式、直接中心式、联系比较式等。如教《太阳》一课时,在讨论评议中,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和日常生活的实际,学生们议一议,讲一讲,为什么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太阳与人们的生命有什么关系?在教《我们家的猫》一课时,上课前要求学生先观察各人家中的猫有什么特点?写一篇观察记录,上课的时候,组织同学们汇报交流。随后引入课文,问:作者从几方面描写他家猫的特点呢?我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自悟,再次组织小组交流,后由各组长向全班同学汇报,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作比较,问:“你们通过细心观察,写出来文章与作者老舍先生的文章作比较,谁的写得具体生动呢?为什么?”通过教师的引路,同桌同学的交流,同学们都明白了,老舍先生写的好极了,因为他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猫外貌特征、动作特征,所以写得生动具体,同时从他的文章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对猫喜爱之情。作者写得这么好主要是他细心观察,描写逼真分不开的。最后教师强调,我们今后要写文章,要深入生活,联系实际,细心观察才能写出生动具体的文章。
自主合作学习,是使学生在宽松而愉快之中进行思考、探究,同时也融合了师生关系,在关键时刻教师给予引导,给学生创造了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发挥才智,展示自己的学习机会,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