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在开放创新中大放异彩
(2021-02-04 13:20:18)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现代教学观要求课堂教学要充满 “ 三气 ”---- 灵气、睿气和勇气。有灵气才有活力,有睿气才有创新,有勇气才能大胆放手,敢于面对。为此,我们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三个原则:开放性原则、挑战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创新性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教学内容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要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教学结果也不应该满足和局限于课本、权威、教师的所谓 “ 标准答案 ” ,要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异议,激励学生敢于对教师的教学甚至是教材内容说 “ 不 ” ,勇于向权威挑战。教师在课堂里表现出什么样的创新状态,整个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就会处在什么样的创新水平。如果教师抱的是这样一种认识和信念:教材上没有讲的不敢讲,书本上没有说的不敢说,认为书本上的一切都是真理,都是不可更改的。那么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是不会真正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强调教师要树立两个信念:一是要坚信一切未经自己确认的知识都是可以怀疑的,就是要有一种怀疑精神;二是要坚信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都有改进的可能性。这就要求具备一种批判精神,善于教导学生对现存的事物要能够批判,要敢于批判。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兴致,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发展。 “ 一给一让 ” ,使课堂开放创新、流光溢彩。不建立课堂教学的 “ 乐园 ” 模式,就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切实把学生定位在 “ 学习主人 ” 的位置上,赋予学生充足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增加了一些开放性、探究性较强的内容,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选择,让学生主动发展、自主发展。我们打破原有的班级编排,实施分层教学,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 A 、 B 两个层次教学,学生自选层次,自选老师;实施分层考试,自主选择试卷类型;实行二次考试,学生认为考试结果不理想或题目难度不适宜,可自主申请再考试一次。
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我们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政治学科以课本为学习材料,以知识点为依据,以情景材料为辅助,以活动为主要方式,以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以道德品质形成为目的,重组教材内容,引用相邻学科知识,延伸和补充相关内容,扩大阅读面和阅读量,以辩论会、模拟法庭、竞赛、写论文等形式,让学生查资料、访专家,思辨、体验。理科教学注重激趣探索,实验验证,动手实践,即使一个学生申请的实验,实验教师也为之精心准备。
让情趣成为课堂的活力。英语教学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自由阅读英文原著、对话、排演课本剧,营造了浓浓的氛围和情趣,打破了单一课堂模式和一支笔、一张嘴的英语学习方法。
让创造成为课堂的灵魂,让学生体会到创新之乐。语文教学从课堂教学、读写教学、活动课教学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启动了 “ 互动式三位一体语文教改 ” 的研究探索,引入课本剧,学生再造情境,推陈出新,徜徉在创造的天地中。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经过感悟和创造,自编自演,原来枯燥乏味的课文经过学生合理的想象,大胆取舍,变得有血有肉。学生编排的《愚公移山》课本剧,通过山东电视台 “ 星光 50” 节目面向全国播放,其间,编写剧本、服装设计、场景变换、道具制作、人物造型无不体现了学生的创造。
为努力营造开放创新的教学氛围。我们大张旗鼓地在教师中倡导和践行以下几种 “ 关于课堂教学的新提法 ” : 1. 教好每堂课既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自己,课堂不精彩,人生不精彩,人生不精彩,享受不了人生,享受不到快乐。 2. 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管不了的教师,只有不会管的校长。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山不过来,我们就过去。教师要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今天,你不生活在未来,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