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的几个转变
(2021-01-21 21:30:09)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伴随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促动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2003年3月底,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使我国蓬勃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改革方案,为在我国高中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局面做出了全面的部署。
新的高中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所发生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课程功能发生了转变
二要课程结构发生了转变
三是课程内容发生了转变
四是课程设置发生了转变
从上述的这些变化来看,《方案》所改革的不单纯是课程,而是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进行的一次全方位教育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确立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虽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应试教育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虽然不是排斥全面发展,但却形成了把分数升学率看作是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重要的标准,把能否升学看成是第一重要的局面。《方案》为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对涉及课程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并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比较好地阐释了新世纪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所以《方案》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