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新课标

(2021-01-18 17:36:17)
标签:

教育

语文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虞秀君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初探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目标设计中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呢?它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和探究的。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又是什么呢?顾名思义,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在于它是“综合性”学习。其“综合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融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提出这一要求,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

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呢?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一番初探。

一、做综合实践作业,锻炼能力

《鸟的天堂》是一篇经典之作。课后,我学习江苏省无锡市羊尖中心小学周月芳老师的好方法,富有挑战性地对学生说:“同学们,目前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旅游胜地,请你们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外收集的信息为导游写一份解说词,我们还将现场组成旅游团,请导游陪同解说并评出若干名优秀导游。”简单地交流了怎样写解说词后,我把更多的东西让给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学生小组合作,一会儿便忙开了。教室里任他们说,任他们写,任他们演,任他们评,学生兴趣盎然。 20分钟后,一篇篇精彩的解说词诞生了,请先看一看学生的大作:

在车上:

大家好!欢迎参加“东方红旅行社”组织的“鸟的天堂”一日游活动。我叫王佳艳,很高兴能担任本次活动的导游,衷心地祝大家旅途愉快!

我们马上就要到了,下车后请按秩序上船,谢谢!

在船上: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广东新会天马村,鸟的天堂就在河心岛上,游客们可以先浏览一下四周的环境。

现在请大家上船,让我们去亲眼目睹鸟的天堂,看看是否与现代作家巴金笔下的鸟的天堂相仿。

我们马上就要到了,我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河心有一棵茂盛的大榕树,它距今已有 500多年的历史,十分茂盛。它的树冠的面积相当于200多个教室那么大,说它是独木成林一点儿也不夸张!树上有成千上万只鸟儿在那儿栖息,不时还能听到鸟叫声!瞧,我们到了,这么多的鸟儿翻飞多壮观哪!这儿就像作者巴金爷爷写得那样:榕树高大而美丽;鸟儿不仅美、多,而且生活得十分快乐。请大家自由浏览。

时间过得真快,本次鸟的天堂一日游活动结束了,请大家上船,如果有机会您可以再来!谢谢!

多好的解说词!这位小导游还创造性地增加了“在车上”和“在船上”这两个环节,真是一位细心的导游。

请再看一篇:

各位游客,我是来自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的余荣竹,今天就由我来给你们做导游。

首先,请大家往这边看,这颗庞大的榕树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位于我国广东省新会县天马村的江心岛上,又名小鸟天堂。在1933年的时候,巴金爷爷还对此写过一篇文章----《鸟的天堂》,文中曾多次写到这棵榕树的美与大,可见,这棵茂盛的大榕树的确有独到的魅力。

请大家再看,这棵盘根错节的榕树孕育了多少生命啊!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那枝上的小鸟,叶上的露珠,多么地富有生机与活力啊!

不过,请大家再仔细想一想,这棵历经沧桑的古榕树不仅供人们观赏,它更告诫着千千万万的后辈们,这片绿土来之不易,她要靠我们这千千万万的人们去呵护它,去创造一片更美好的天地!

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这位小导游又赋予了这篇佳作以新的内涵。写得多么深哪!这是学生关注生活的结晶。

现场的导游解说更有趣,或让学生频频点头,或让学生开怀大笑,最后产生了 3名优秀导游,给他们每人发一个导游证挂在胸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份综合实践作业,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搜集材料,练“查阅”;让学生学写解说词,练“习作”;让学生学做导游,练“交际”;让学生评先进,练“欣赏”。

周老师的这番独具匠心,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能较好地整合语文知识与能力,并付诸生活实际。它对指导我们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前不久,笔者曾听李老师执教《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我觉得课堂中的亮点是:她在最后创设了一个情境,问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呢?”于是要求小朋友四人小组合作,画连环画并写上解说词。

这次作业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好体现。小朋友在创作的过程中,再一次很好地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又进行了运用语言文字的练笔训练,给了学生语文实践的空间。小朋友喜欢画画,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加了绘画练笔的机会,加强了语文课程与美术课程之间的联系与融合。同时,这样的作业倡导了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干,他有啥能力就干啥,怎样安排就怎么做,小组内有着合理的分工,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重课外信息搜集,培养能力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如何学会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叶老有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为了达到不教的境界,必须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可持续的学习动机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其中,培养学生信息搜集的能力是刻不容缓的。

《课标》中五、六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目标,其中几点是:为解决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教学中,笔者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那一次,我们学习了《冬眠》这一课后,我请学生课后去搜集有关动物冬眠的趣闻。回来交流,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各不相同,有的从图书中查找,有的从网络上搜索。趣闻也不尽相同,让人大开眼界,又增长了不少知识。现摘录几则趣闻如下:

冬眠趣闻

北极熊

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雌北极熊在产仔的洞穴里冬眠,认为那些整天在冰上游荡的公熊和幼熊是不冬眠的,然而科学家发现它们是站着睡觉的。它们可以边走路边冬眠,可以随心所欲地从活动状态转为睡觉状态,随时补充能量。失眠对它们来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胡凯翔摘自《小爱迪生》

青蛙

在我国华南地区,人们通过长年累月的观察发现:青蛙洞穴的朝向、高低以及洞口封闭状态年年不同,经过仔细观察,竟与当年隆冬冷暖程度有关:如果初冬青蛙冬眠洞穴多数朝偏北,位置偏高,洞口只堆少量泥沙而六有较大的空隙,那么,这年冬天大半不会太冷。相反,要是它们多数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低的洞穴冬眠,甚至洞口封得严严实实,只留下很小的缝隙,则这年很可能是一个严寒的冬天。因为青蛙是冷血动物,冬眠是它们抗御寒冬保持生命的有效方法,而且世代遗传。

余好吟摘自沈阳气象网

趣闻交流之后,让学生谈谈各自的收获。有的学生讲起了自己查找资料的过程,因为有关动物的冬眠趣闻,所以想到了常识书,想到了百科全书,甚至想到了气象网,这样的学习让我了解了资料选择的基本方法;查到了资料,欣喜万分,细细读着,增长了知识。有的学生讲起了自己的最大收获,这些趣闻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使我知道北极熊可以边走路边冬眠,青蛙的洞穴竟有着不少的学问;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要想了解更多的知识,你就得自己动手,多渠道地搜集信息、获取资料。 21世纪的接班人需要这样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是进行综合性学习所不可少的。

三、搞课题研究活动,发展能力

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主要有两类,其中一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有关教学内容,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搞课题研究活动就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方式。

2002年九月以来,在学校领导、指导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我校五、六年级同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题研究活动,经过三学年多的尝试和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搞课题研究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观察生活,确定主题综合

培养学生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这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研究课题的确定,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于是学生在自愿组合的前提下,仔细观察周围世界,对平时习以为常的现象提出疑问,又在充分考虑到研究条件与以往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课题,课题涉及了学习、生活的不同领域,如:《成功学习英语小秘诀》,《中洲河河水污染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研究》等。这些课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他们学会在各个领域里用语文,在运用中进一步学好语文。

二)基于信息,获取资料

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料,他们纷纷从图书馆、网络等处查找资料,如《我国历代重要古币历史的研究》,该课题小组的成员在图书馆中找到图书 ----《孔方兄及其家族》,研读此书,为研究古币历史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她们又从网络中找到了古币的图片资料,通过图文对照,更好地认识了古币,了解了古币的历史与特点,为课题论文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三)调查访问,走向社会

为了从不同的信息源获取信息,学生专门采访了专家、教师及有关人员。为了使采访成功,他们事先确定了采访的主题和中心,拟定了访问提纲,还跟专家进行了预约;组内成员根据特长爱好,进行了明确和合理的分工,有专人提问,专人记录,专人拍照录音,专人招待等等。这“走出去”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去与别人打交道请求帮助,解决问题,不仅学会了从更多的途径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且学会了与人交往的原则和艺术,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和互助合作的精神。这也正是综合性学习所要求的。

四)成果展示,综合运用

一次小型的课题接近尾声了,学生开始忙着成果的展示。有的小组决定用论文展示,于是他们静下心来,潜心写论文参加答辩;有的小组讨论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来展示,于是有的写论文,有的处理图片,最终还得学会幻灯片的制作;更有甚者,想通过网页的制作来展示,他们通过平时的努力,已经掌握了这种较高的信息技术。一次成果的展示,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综合性学习发展了学生多方面潜在的能力。

就语文而言,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语文素养得到多层面、全方位的培育。而综合性学习,无论是课题研究,还是完成综合实践作业等,都是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它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不知不觉中,他们发现自己:写作水平提高了,查阅资料有门儿了,胆子大了许多了,交际能力也随之提高了。正如学生在课题研究感想中写道:“如果让我们再搞一次课题研究,我们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我们相信一定会搞得更好。”让我借用学生的这句话“如果让我们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会更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