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2020-10-13 17:33:14)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席漂娥
伴随着我们尹庄镇教育“高效课堂"的强力推进,我校教改已蔚然成风,同事们人人学习,个个临帖,你追我赶,不甘落后。我有幸参与其中,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教改中去,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圆满完成预设的目标,而且课堂常常“复辟”。我反复思考探索着:是呀!常规教学模式我已是轻车熟路,但对于高效课堂的实施,对于我来说是有一定的困难。作为一名老教师,我不会轻言放弃,坚信只有让学生慢慢学会做课堂的主人,才能切实提高有效学习,在教与学的权衡中一步步实践,一步步丈量,努力寻找着通往高效课堂的捷径。我在大胆尝试高效课堂模式的同时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高效课堂的实践不仅仅要“形似”,更要求我们敢于取舍,将高效课堂理念落到实处,立足学生现状找准实质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是我对课堂教学的几点初浅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性的保障,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内容的设计,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基础。因此,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充分注意了一下几点:第一,增强目标意识,把握课程标准,第二,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增强目标的针对性,要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
二、课堂教学中注重互动于引导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交往,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要使课堂教学变得有效,关键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构建和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就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领仍然是必要的。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维狭窄时,教师要引导他们辅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一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一位教育家也建议教师在课堂上该出手时就出手。对此,我非常认同。当学生课堂上提不起精神时,我就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或小组赛,或男女赛,;当学生对疑难问题不理解的时候,我就点拨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想象。
三、重视练习与反馈
练习与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非常强调教学的反馈,他不仅要求反馈的科学性而且要求反馈的及时性。
我们知道,小学生意志力薄弱,自控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上容易浅尝辄止、遇难而退,对待作业往往也缺乏耐心。所以,我尽量让学生在“教师在场”的情况下练习作业,大都是在课堂上完成。对于晚上的作业,第二天在课堂上一定抽查,做到布查一致。
以上是我结合自己在这次课堂教学改革中得到的几点体会,今后我会在教学的道路上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实践、完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