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课,更多的应该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2020-09-06 20:55:42)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郭兴华

4月中旬,有幸参加了全国中语会中南区年会。会上,听了来自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海南、河南等省区六位老师的公开课,以及苏立康等专家的点评。长沙雅礼中学、海南中学两位语文教研组长和广东省高中教研员分别介绍了高中课改经验,几位专家就高中课改和高考做了专题报告。可以说,不虚此行,收获颇丰。

六节观摩课各有特色,基本上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特别是湖南省长沙明德中学谭晋宇老师的《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一课在探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有很好的引领作用,深圳市平冈中学的王雪娟老师的《小说的续写---语言与思维逻辑》一课,引导学生个性化思维,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学生活动,受到了听课者的一致好评。他们课改意识强,步子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给我感受最深的还是苏立康教授的评课。苏教授评课一是实在,二是中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她强调阅读课好的状态: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兴趣的学习;2、要让学生反复读书,读出形象,读出感情,读出作者的思想,让学生享受作品带来的愉悦;3、要关注学生的变化和感受。观摩课、公开课教师不要把功夫放在自己身上,而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状况、参与程度、收获多少。

想想我们的教学,一遇到公开课、观摩课,教师备课总是把重心放在教材的挖掘上,教法的设计上,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其结果就是公开课华而不实,课堂热热闹闹上课,课后辛辛苦苦补课,累了自己,累了学生,听课者观看了有条不紊的表演,宝贵的教学课时却被浪费掉了。

联系到我市高中课改,灵宝一高、实高的语文课堂,采用导学案,借鉴外地“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和苏立康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也符合新课改的理念:那就是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积极的投入学习。以前总有一种说法: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是越来越不愿意发言,现在不一样了。看看灵宝一高高一的语文课堂:学生们共同探究,合作学习,争相展示,主动讲解,课堂上争论多起来了,掌声响起来了,已经一改往日的沉闷。学生是在积极的状态下主动地学习。如果老师能够注意适时引导,不走“满堂练”的极端、加入整体感知文本的环节,不断优化、完善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一定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7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