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学案,指导学生自学
(2020-07-30 20:12:32)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杨巧红
在今年的教学工作中,根据学校领导的安排,我校将继续开展数学课堂大改革,并采用的是“学案教学”。去年刚使用“学案教学”时,我感到很不适应,脑子里一片空白,“学案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该怎样写学案?怎样上课?我一概不知,为了能尽快掌握这种教学模式,就深入学习学案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慢慢的对“学案教学”有了点滴的思路,对学生的小组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和更多的无奈。
一、对学案编写的认识
在近半年的“学案教学”中,我明确了“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学案是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对教材作二度创作而后编写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文本。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现行的教材又不完全适合现在学生自学的需要,作为教师就应该为学生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那么又该设计怎样的“学案”呢?为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学案,我认真钻研教材,合理的加工教材,科学的补充教材,用“以学定教”的思想,也就是从指导帮助学生自学的角度,为学生设计出既有学习过程,又有学习内容二者和谐结合的学案。把教材中的难度较大,难以理解的题目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题目、化繁为简,设计出有探究知识过程的思路和方法,给学生自学的武器和办法。通过对教材的二次加工,编写出:学习内容具体化,方法内容一体化的学案。在编写学案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一节课学生学什么、训练哪些练习、习题,实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
大家认为学案是给学生学习的方案。学案的编写应发挥备课组的作用,一人主笔的学案难免失之偏颇,所以,要编好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学案,必须充分发挥学科备课组的作用,通过集体备课来完成。集体分工编写,共同研讨确定;学案的编写应简洁、易懂,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学提纲和检测题等内容;不同的课型(如:新授课、复习课、活动课等)应有不同的特点;学案最好以一节课为单位设计。学案的设计要不断更新,注重新颖性,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由于低年级学生和我一样都是初次接触这种“学案教学”模式,学生不会学,教师不会上,有时自己不知该用什么方式去教会,学习小组的每一名学生如何去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什么时间或多长时间合作讨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摸索后,我渐渐的明白了在学案教学中要注重的是学生的活动,特别是小组的合作活动,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对答案,对自己不确定的问题再与同伴进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首先要学生明确责任分工,积极参与合作。合作小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每人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其次,确定讨论问题,感受合作作用。提出恰当讨论的问题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一个好的研讨问题,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在既定的目标下积极合作探索,使合作效果达到最优化。第三,适时分组讨论,给足合作时间。分组讨论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讨论时间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小组讨论前必须有一个较为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即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之上感知新知,进行思考。第二阶段进行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交流各自思考成果,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小组共识,并整理准备汇报。合作学习是需要花时间的,但是这个时间应该花,而且非常值得花,因为那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合作探究的时间。如一年级分类教学中,在整理书包时,让小组合作按一定的分类标准拿。结果,一个小组中,有的组员拿数学书和数学作业本,有的拿语文书和语文作业本,其余拿非语、数书和作业本;还有的小组,有的拿大本的书、大本的作业本,有的拿小本的书、小本的作业本……给足时间让孩子们根据不同的标准一次次整理。就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调动了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合作得以有效地进行;在题目的答案多样时进行合作交流,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新教材中有很多开放性的题,其答案多样化,而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往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间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这种合作氛围下进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从而拓展了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第四,教师参与合作,及时解决问题。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笔者认为我们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应是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第五,全班交流评价,提高合作质量。全班交流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流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有效进行这一环节可使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通过交流可以把小组的认知成果转化为全体组员的共同认知成果,可以互相启发,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可有效地纠正在学生中带有共性的错误认识。同时,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还能使每个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达到使每个学生共同进步。
三、在教学中的困惑和无奈
在学案教学中,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知识来源的过程,教师不讲或少讲,而面对一无所知的学生,在教学中我有更多的困惑与无奈,其一是:感到很不适应,新教材既“浅”又“活”,远不如旧教材教起来得心应手。其二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发展不是很好,很多学生在学习上不积极思考,很少动口,即使动手也还是不动脑,更多的是有些问题学生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我的要求相差的甚远。一堂课下来,无法完成我的教学设想,有时一课时能完成的学习任务,用了三个课时还完成不好,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其三是: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很大,有自学能力的学生甚少,到现在有的学生连18减去9 等于几都不知道,而且这样的学生还不是一个,就是教师去讲他都听不懂,何况他还自己去学呢,我不知道对这样的学生如何指导,实在是想不出办法,采用“兵教兵”的方法,学生自己耽误了好多时间,还是不能教会这样的学生,我又不想放弃他们,不知到对这样的学生该如何教呀?
四、以后的教学设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改变自己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教育质量观来提高认识,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要紧紧围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课程要有意去设计“学案”。要敢于摒弃一切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并要勇于探究适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行为。从教学艺术的角度,对数学教学各环节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精彩的设计,要建立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师生关系融洽,方能获得良好的互动效果。师生间民主平等、亲密和谐关系的建立,主动权在教师。教师应放下所谓的尊严和架子,以至爱的情感、平等的视角、交友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去赢得学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