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语言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2020-07-26 19:54:48)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评价

分类: 教学研究

侯美静

课堂语言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给我们带来新的理念,一些新理念评价已走进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老师们在课堂上学生的评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日常接触最多的也就是课堂随机的语言评价。如果课堂评价语言运用得精妙,对于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经过一段时间对自己课堂的思考,发现自己对课堂评价语的运用与课改前相比较,多了表扬、赞许、肯定和委婉,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评价语言应丰富多彩

新课改理念推崇赏识评价,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与肯定,不仅使学生心里愉悦,更获得了成功的感受。课改之初,“赏识教育”很是新颖,“你很棒!”、“你的回答比参考答案还全面!”、“你回答得很好!”刚开始,学生还很兴奋,渐渐的,这种泛泛的表扬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甚至会觉得老师的语言匮乏、单一,没有生命力,老师的形象也会在学生心目中大打折扣。

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求教师不是为了执行课改理念而使用这些表扬的语言,而是真正与学生沟通,发自内心的肯定与称赞学生,其次要求教师多读书、多练笔,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同时也要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多听课,多反思,并把收获加以提炼归纳,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丰富自己的课堂评价语。

在介绍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分布和风俗时,我在大屏幕上显示出各民族的分布图,要求学生上前指着图给同学们介绍,王涛同学走上讲台,用标准的普通话自然流畅地给同学们一一介绍,我做了如下的评价“瞧,王涛同学俨然一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来,与我们未来的播音员握握手!”一句话,既肯定了王涛的表现,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为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一举三得。

二、评价语应把握时机

课改后的课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小组的评价随时可见,过多也过细。课堂完成一个环节要评价、小组每进行一次活动要评价、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要评价,甚至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还不忘评价:“**小组讨论很激烈,大家向他们学习!”一堂课下来,留在脑海里的似乎只剩下教师的评价了。

教师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无论是对学生个体还是学习小组,课堂评价都要把握时机,简明扼要,要在精练的语言当中评价出学生或小组的闪光点,评价的次数要适可而止,一定要注意不得打断小组的活动,把小组谈论分割成多块,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一定要遵循。

在讲解讲新疆葡萄丰收后老农的烦恼时,同学们积各抒己见,一个还没说完,另一个已经站起来了。涉及到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包括葡萄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规划,还有人说要组成葡萄种植协会,使生产形成规模,更有人提出要运用网络平台,寻找市场,统一销售,同时要积极发展相关产业等……听着同学们的见解,我只是不断地点头,不用我过多的评价,同学们聚精会神的倾听和回应就是对发言同学最好的评价。

三、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

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评价的形式也要灵活,万万不可一句“你很棒”从开课说到结束。评价方式单一,只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因缺少学生的主体参与,课堂也就少了生机与活力。

新课改理念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不妨更多的放手,试着让学生进行评价,无论是课堂上的回答问题、巩固复习,还是小组讨论、自主探究,都可以将学生自评、互评引入课堂。刚开始我也是逐步引导学生:“你认为**同学刚才的回答如何?条理是否清楚?是否答出关键点?”、“他的回答你能听见吗?有没有面向同学?”……学生们很快对课堂评价掌握了要领,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这样的评价,既丰富了评价方式,又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经过实践,更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实值得尝试。

四、评价时要面向全体

课堂的随机评价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评价针对回答问题的这个学生,也要面向全体,尽量做到以点带面。必须扭转课堂讨论中以少数基础好的学生始终围绕教师的提问参与讨论,大部分学生冷落旁听,参与面狭窄的局面,使受教育的机会均等。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不可能对学生所有的表现都进行评价,应该有所选择。因此,教师还应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设计不同坡度的提问,让学生各有所得。在进行小组评价时,要突出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即使是小组成员回答问题,也要说“你们小组的观点……”、“这一小组的同学们……”这样评价小组整体,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评价语言的运用是门艺术,它总是伴随着教学的始终,贯穿整个课堂。精妙的评价语言如疾风骤雨,能掀起阵阵波澜,课堂内生机勃勃,学生思维活跃。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锤炼并巧妙运用课堂评价语言,相信我的课堂必定会更加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