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政涛:一堂好课=“五实”+“十一效”

(2020-07-22 20:49:48)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一)抓住一个关键字:“实”。

“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看效率的高低。效率高的课,才称得上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丰实”: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平实”: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公开课最能锤炼人,但家常课最养人”。

“真实”: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缺憾的课、有待完善的课、有发展空间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未经过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真问题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

(二)理解一个关键词:“有效”。

框架一:理解“三个有效”。

一是“有效益”,看教学目标达成度,越接近目标,越有效;实际教的与学生学的差异越小,达成度越高。

二是“有效果”,针对学生,他的变化发展越快越大,越好,就越有效果。

三是“有效率”, 最小的投入,产出越多,就叫有效,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框架二:理解“八效”。

一是“全效”,你的教学有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只关注少数明星学生?

二是“广效”,要让学生视野开阔知识渊博。

三是“远效”,持续长远的效果,准备让学生学什么东西(终身受益的东西,如兴趣、方法、能力习惯)

四是“深效”,体现在深度解读教材、深度解读文本,深度解读学生。

五是“强效”,“强效”的最高境界:老师一句话,影响学生一生。

六是“准效”,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是“对准学生心弦的音调”。

七是“速效”,直接对准目标,简约。目标、环节、方法、技术、语言,—语中的,要言不烦。

八是“奇效”,教师要有化矛盾为发展,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三):什么是好课?

一是看学生。

看一节课,不看课堂是否活跃、热闹,看学生一节课下来变化了没有?发展了没有?

二是看教育效果的持久性。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是否一个样?

三是看有无生长感。

“课堂,呈现的应该不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里‘拔节’的声音。”

(来源:校长视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