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画龙,我点睛
(2020-07-18 19:06:36)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赵秋蓉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语言。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
这是开学至今接手新班级以来,触动我心最柔软处的一节课,引起我深深的思考: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课堂语言仍然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工具。在课堂中教师该如何实现课标所说的:评价的目的是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课例回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负荆请罪》。这是一个剧本,剧本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表现人物特点的。这节课我们就着重从这几方面去品读课文中人物的特点。
(生自由读文,小组讨论……)
生:我从课文中“狠狠”一词读出廉颇是勇于认错的。因为廉颇是背着荆条来向蔺相如认错的。古代“杖刑”是一种很残酷的刑法。廉颇是赵国的大将军,竟然请蔺相如用荆条狠狠地抽打他,可以看出廉颇是真诚地认识了错误的,勇于承认错误的人才会去改正的。
师:你真行呀!(微笑)把学到的课外知识用来解读课文,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板书:课内外结合)掌声响起来!
生:我从廉颇“跪下来”这个动作体会到廉颇的诚恳认错与自责的心情。古人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廉颇是大将军却向蔺相如下跪,能看出他是认识了自己的错误的。
师:让掌声为你响起来!“男儿膝下有黄金”,多么精彩合适的引用。你也学会了“把课外的阅读与课内的阅读联系起来”的学习方法!(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生:我从廉颇每说一句话都称呼“蔺大人”,可以体会到廉颇对蔺相如的尊重,也就体会了他是真诚的向蔺相如道歉的,知错就改的。
师:啊!精彩!又是一种读懂课文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师边总结边板书)掌声在哪里?
生:我为白小聪的发言补充一点,廉颇的每句话中还都带有“您”字,也能让我们体会到廉颇对蔺相如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
师:敬人者人敬之,看来你不但会认真听,还会思考,所以你也真正领会了这种最好的读书方法(指着板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把掌声也送给你!(老师带头鼓掌)
……
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这节课,老师品尝到了一种幸福与快乐的滋味,你们多样的学习方法,独特的精彩发言,凝神倾听,乐于思考,敢于表达的动人神情,让我激动,你们真棒!让老师也把我的掌声送给你们!(微笑鼓掌)
思考:
这是一个总体成绩在全年级排在倒数位置的班级,学生不乐思,不乐学,不自信-----所有在学习上的不良习惯在这个班级都能找到典型和代表。如何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关注学生学习的技能、情感和态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目前应该深刻反思与践行的。
一、“点睛”的内容
1、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
“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抓住时机评价学生的发言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导向、促进作用。在语文课上,把课文作为一个例子,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在本案例中重点渗透了“课内外结合”和“联系上下文”这两种最常用的读懂课文的学习方法,而学习方法的获得是教师在学生会“画龙”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睛”得到的,因此学生是能够真正地理解并能掌握的。
2、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佳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掌声响起来!”“你真行呀!”“让掌声为你响起来!”“多么精彩合适的引用。”“啊!精彩!掌声在哪里?”“把掌声也送给你!”充满激励性的语言巧妙地、适时地出现,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这样说:“成功的欢乐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说得好,人只有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被尊重,有了安全感后才会产生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教师精彩的点睛之笔荡起的是学生心中自信的涟漪,收获的是最美的情感体验。
3、尊重个性与创新
点睛之言要重视学生独特的、闪耀着创新思维火花的独特见解并给以充分的赏识、鼓励与尊重。“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思去发掘学生的优点,并以此激励他,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滋味。阿姆斯特朗曾说:“如果一个孩子某学科表现较差,我们应该从他的强势智能项目入手去补救有缺失的项目,而不是一直针对他不行的智能拼命的补习,用他较弱的智能去改进他已经落后的技能。只会增加学生的无助感,最后让学生学习兴趣完全消失。”如果教师会用“火眼金睛”去捕捉学生言语中细若纤尘的亮色,那么也会漾起学生自信的心波,让学生收获自尊、自信的果实。
二、“点睛”方式的多元
语文课堂的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语言,应该是多元的评价,一个手势,一个拥抱,一个大拇指,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应是评价。美国心理学家雪茄艾伯特.梅拉别恩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人们获得的信息百分之七来自文学,百分之三十八来自语气,百分之五十五来自面部表情。一个动作,能让讲解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能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一次暗示,能悄悄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正如窦桂梅老师说过的那样:“课堂要有温度,要像一堂流动的小河。我和学生的生成,我自己是饱满的。我必须要用我的这根火柴,点燃学生,让学生燃起熊熊大火。我加大声音、动作力度,对学生既有力量的抚摩,也有大幅度夸张的表情。我指导、引导、鼓励学生,很爽,很舒服。老师时时有温度,堂堂见温度,才能让孩子有温度。”
三、努力提高“点睛”的水平
有人说:“当特级教师的学生是一种福气,听特级教师上课是一种享受。”究其原因,固然特级教师有着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教学功底,但最重要的原因我想是来自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特级教师就是运用他们幽默风趣、睿智巧妙的课堂评价语言牵动着每一个上课学生、听课老师的心。听特级教师的课,你的眼神会被他们的无声语言所牵引,心灵会为他们的有声语言而折服。学生的心扉也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打开了,“蠢蠢欲动”和“欲罢不能”的积极学习心态充盈课堂。捕捉课堂的点滴契机给予学生中肯、富有激情的评价,犹如一团烈火迅速点燃起学生心中的那团火,把课上得驰骋潇洒,激情动人。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虽产生于即兴,却根植于自身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努力提高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水平,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丰富自己的语言,努力提高口语素养为教育、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真正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在课堂上,一名教师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看到学生眼神里的光彩,小手高举的自信,言语中闪烁的奇异火花----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教师精彩的点睛之笔,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脸,听到的是学生的欢声笑语,体悟到的是学生的个性张扬。
“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我的爱将与你同在----”在课堂上,“你画龙,我点睛”我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着我对孩子们最真挚的赞美、鼓励与关爱,用真诚的爱心点燃孩子求知的欲望,让温暖充盈孩子的心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