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提高课堂落实效率

(2020-07-14 18:08:51)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赵站阳

1、教师将要学的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好。

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学习基础各不相同,老师在同一节课上不可能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基础进行个别教学,只能按大多数人的接受水平进行讲解。这就要求我们在上课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特别是基础不够扎实,上课经常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听不懂的学生,更要重视课前的预习。特别是初一的同学,每天回家作业做完后一般不会很晚,这时我们可以开始预习新课内容,对于自己看不懂的内容可以作个记号,第二天听课时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听起课来效果就会好一些。部分科目的学案的良好运用就是很好的实践。

2、充分利用合作学习,提高课堂落实效率。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的互补学习、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编组时采取异质分组法,注意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使组内优劣互补,组外水平相当。我将全班学生分成9大组,六个六,三个八。小组内的搭配兼顾男女比例,智力、能力的优劣和兴趣爱好的差异。课堂讨论及展示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序开展。组内设计问题如:谈论社会热点;一分钟演讲等,开展小组竞赛或组间互相挑战,对于优胜者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于比赛中的输家,我采取的措施是让他们每个人快速地说出学过的两个政治术语,或者是讲个幽默,前提是必须让大家开怀一笑,这样提高了学习兴趣,激起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

3、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落实效率。

教师在教学上要有民主精神。不管采取哪种手段创设情境,教师都应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应承认学生的认识过程,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看法。这样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增强心理相容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益。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当我们创设情境后,往往会引起学生的讨论甚至争论,组织学生辩论则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能控制课堂节奏,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防止偏离中心,甚至成为某些学生的“谈话课” 。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动力,这就要求情境材料既具有时代性、新颖性,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说能否迎合学生的心理,在课堂上激起一个“高潮” ,是创设情境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提高课堂落实效率的关键。

总之,要想提高课堂落实效率,让学生在短短的40 分钟内轻松而又愉快的掌握课堂知识,能力又能得到培养和锻炼,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教师从教学目的的制定到教学手段的选择,从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到再到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创造,从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到学生分层教学的实施,都要认真做到尽善尽美。当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长久的工作。但我想,只要不断探索,大胆实践,我们就能不断提高课堂落实的效率。

(枫叶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