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体系
(2020-06-26 18:26:14)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评价 |
分类: 教学研究 |
阮永利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主要是进行对课内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维评价,这种评价是在较狭窄的范围内进行的,但是,它的评价结果却被视为学生整体情况的反映,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把考试分数与学生能力等同起来,这种一维评价模式,必将导致各种弊端,评价模式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重新认识评价的作用
以往的评价中,我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看得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不够,而对结果的评价往往是采取封闭的、单一的考试评价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应试,试题重视“双基”多,对学生逻辑思维水平要求高。检测能力的题少,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题更少。评价在教学过程的阶段性总结上起着反馈、激励、反思、调节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我认为,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来看,评价要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思维、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实施积极措施,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在不同层次上提高数学水平,使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产生愿学、乐学的动机。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对教学活动过程及效果所作的价值判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增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关心所有学生的发展,寻找能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条件,是激励发展并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学校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过程中必需以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树立新的评价理念。让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认知结构,不断提高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重视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评价,都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着重与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以往的评价注重数学知识和掌握技能为主,对体会探索性学习过程、实际操作、联系实际生活的检测较少。在创新教育模式下,对学生效果的评价不单是指学生所学知识的多少和解题方法的熟练程度,更主要的是对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的知识结构的掌握情况、认知规律的发展情况、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对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不能误认为是解题,而是用知识灵活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评价应注重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的评价,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的评价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的评价。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发展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对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的考察应注意其提高的速度和幅度,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可能达到的目标。教师就应改变单一的应考制度,采用考试方法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实际操作、实验的方式考察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采用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实际上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考察。
以往的评价主体固定,由教师根据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往往没有从多角度、多方面评价学生,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因此评价主体应由单一转变为多元,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参评,教师定评的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从全方位进行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监控的能力和负责的态度,在评价中不断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家长参评不仅可以让家长了解到学生的发展、进步,也可以使学生从家长处得到不断的鼓励和帮助,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教师全方面了解学生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提供重要依据。教师定评是在教师从全方面、多角度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综合、公正的给予学生评价。
5、评价作用的激励性。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具有激励性。但以往的评价以偏概全,只用学生成绩衡量学生,不能帮助学生进行评价后的反思,重新认识自我、树立信心,不能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发展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实施发展观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营造和谐发展、体验成功、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能使大多数学生以主体身份、发展的眼光进行完整的数学学习,使少数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克服学习障碍,获得发展转机。此外,还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在适时评价的同时,还可在评价过程中获得反馈的信息,反思、调整、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扫清障碍。
三、建立开放式的多元评价方式。
1、形成性评价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多元的空间和连续的时间内进行的,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评价应与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发展协调同步,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功能,对教师教育教学的调整和改进功能,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在课堂观察中,教师不仅只观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技能发展情况,还应关注学生其他方面。如: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评价;学生是否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的评价,学生自信心、成功的喜悦感等情感态度的评价。教师还应观察学生能否从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发现数学问题,能否从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选择多种、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对所解决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检验。
2)作业批阅记录。
教师可以对学生优秀作业中的不同的解法、灵活的、简便的解法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和归因分析,帮助学生体验自己成长、变化,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学习过程记录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可采用记录表的形式,采用自评、师评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记录表中记录自己的学习收获、学习体验、最满意的作业、最巧妙的解题方法、对解决问题的反思、典型错题记录、学习方法小结、学习单元知识总结,自己对自己说的话等。对于记录表中内容,教师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记录,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见,及时反思,调整,整理和复习,并看见自己的发展,体验成功。
2、阶段性评价。
教师应注重平时,关注学生一学期发展的总体趋势,包括态度、情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等,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以发展的眼光客观的评价学生本学期发展过程,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取教改的依据、提高教学水平的新发现。
1)期末测试。
以笔试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口试考察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情况,以实际操作考察学生创新能力。从多层次、多角度考察学生。
2)学生学习评价报告。
在学生学习评价报告的书写准备中,应以学生发展过程作为主要依据,结合过程的各项内容,综合给予评定,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应肯定学生成绩和发展中的特点,激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另一部分应对其发展中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提出建设性、针对性、改进性的意见和方法。
(枫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