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校本课程有效评价的实践和探索

(2020-06-11 17:15:24)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对校本课程

分类: 教学研究

张俊

对校本课程的有效性评价,应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所起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具体可表现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发展三个维度:

维度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不是让教师编教材,而是基于一定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而进行课程编制与实施的过程。这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所需要而且可以得到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价,是对课程方案实施可行性的评价。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教师编写课程的一个蓝图,它主要包括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预期的课程实施方略、课程资源的安排、本课程的优势与不足的分析。具体形式有:校本课程纲要、教学计划、教材、学案等。

对校本课程方案的评价主要目的是诊断方案是否成熟可行,从而对校本课程作出鉴别与选择,为进一步的课程修正提供信息,为学生进行课程的选择作出前期的质量监督。(可参照表1进行)

维度二: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

这一阶段的评价,主要是描述课程实施过程,从而确定或者预测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有关活动是否按预定计划得到实施;是否以有效的方式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等,从而为课程开发者提供修正课程的有效信息。对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业进程、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等方面进行的评价,它也应该是形成性的评价,以利于对校本课程的方案进行不断改进、完善,促进教师教学不断改进,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具体操作见表2

在校本课程教学结束后,我们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反思性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勇气客观地正视自己已做的课程事务,敢于否定自己的不当之处,并积极寻求补救的措施;要从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自己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等内容进行反思,并在反思后不断地对课程进行重构与改进,使教师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日趋提高。

维度三: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

1.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和体现学生个性发展,以促进实现其自身价值。我们把对学生的评价原则定为:鼓励、鼓励、再鼓励!

注重“三维”评价(即关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形成性、发展性评价,除关注成果外,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面对挫折和与人交往方面的表现以及习惯养成等。

2.评价过程动态化,给予多次评价机会。评价主体互动化,家长、同伴、社会、教师共同参与。评价上注重多元化,即教师评、同学互评、自评、家长评、社区人员评等。在实践中主要采用学生自我报告(问卷调查、考核、同学评鉴)、行动观察(记录、角色扮演、档案袋或成长日记)等定性评价方法。

具体做法: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记录打分,记录力求及时公正;根据评价指标的内容,设计针对性强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价;运用传统的答卷形式分级考核学生知识与技能;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等等。

3.评价方式多样化。诸如形象类:如红花、大拇指、笑脸……评语类:通过作业本、试卷、家长联系卡等形式,用生动形象、适合于学生接受的语言评价学生;园地类:以班级为单位设计各种鼓励性、展示个性的“园地”,如:苹果乐园、智慧园……资料搜集类:如利用成长记录袋、评价表等形式进行评价,把学生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集中起来,展示自己的成绩、教训、失败等。

(枫叶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