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放飞创造和想象

(2020-06-08 12:39:05)
标签:

教育

语文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高万祥

我以为,造成语文教学耗时多质量差,不能尽如人意的原因,其重要者有二。一是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二是高考的不良导向。长期以来指导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代表性观点之一是 “文章为主”论。叶圣陶先生说:“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在初中阶段,虽然也读文学,但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应该偏重在基本方面,以普通文为主。”试问,除了文学作品以外,还有多少“普通文”,是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学习乐趣的呢?而对于一个能叙事抒情具有一定写作功力的人来说,练习写应用性“普通文”到底还有多大意义。不重视甚至排斥文学教育的结果使阅读教育陷入了尴尬。学生普遍不喜欢语文,因而更谈不上能写好作文,恐怕和这种观点有着极大关系。代表性观点之二是“基本训练”论。

叶老主张,“到了高中阶段,文学的比重较大,但是基本训练仍然不可忽略。理由很简单,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一样,他们所要阅读的不纯是文学,他们所要写作的并非文学。并且惟有对于基本训练锲而不舍,熟而成习,接触文学才会左右逢源,头头是道。”我认为,“基本训练”的理论可能正是造成中小学练习泛滥题目成灾考试频繁等语文怪现状的根本原因。其结果当然是阅读和作文教学的双重式微。进一步说,这里恐怕有一个认识上的错误,即把语文基本训练和接触文学隔绝了起来,以为两者是先此后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一种过程关系。其实,没有离开了文学阅读的基本训练,也没有不进行训练的文学阅读,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经验。正是在上述两种思想指导下,语文教学步入了技术主义伪科学的误区,“标准化”考试也就应运而生了。从语文学习的规律看,阅读积累的极端重要性是对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而言的;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作为书面表达,写作是比阅读更为重要的一种学习结果。事实上,能读不一定能写,而能写的一定善于阅读。从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写作能力才是语文教学的终结目标。因此,语文测试特别是鉴定学习结果的选拔性高考也应该以写作为主了。写作的背后是阅读,是思考,是语言基础和文化积淀,一句话,是一个人全面素养的综合表现。

如上所言,改变语文教学现状,一定要从高考改革做起。以作文为主,“强行起飞”,带动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使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一系列问题有一个根本好转。那些枯燥的知识概念,繁琐的讲解分析,大量的练习习题,频繁的考试测验,就会失去了效力;那些低效、无效甚至有害的学习劳动,就会遭到唾弃;那些让学生厌倦或者说不能激发兴趣、培养乐趣、形成情趣的学习负担就会在学校和课堂没有了市场。我一直在想,能不能这样说,语文应试教学,题海泛滥,负担过重,现象发生在学生身上,根源却在于高考制度;表面为课业负担问题,实质却是心灵的扭曲、个性情感和人格的畸形发展;承受负担和压力的是学生,受害的却是国家和民族。因此,语文高考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之日,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解放”腾飞之时。

教育上有一个悖论,创造能力不是教出来的,但创新能力又是可以培养的。我认为,写作,正是语文创造能力培养的最好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写作“可以向画家学习直接认识周围事物的方法,这是儿童的典型的特点。孩子每天都可以发现一个诱人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却是人们早就看厌了的……都会获得一种新奇的力量,一种初次发现的力量。”(帕乌斯托夫斯基)“几乎任何一个孩童都能在没有事先计划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一支歌、一首诗、一个舞蹈、一幅画或一个剧本一个游戏。”(马斯洛)表达是人的基本需求,而创造与想象近乎是人类的本能,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无拘无束地放飞创造与想象,本是学生的专利和权利,然而,在应试教学的禁锢下,他们失去了这种发展的自由和权力。

标准化为主只能主要考语言文字能力,最大的弊端是妨碍创新能力的培养。作文为主可以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如语言基础、文字能力、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人生的理想和审美的情趣等。当年,胡适就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应“以写促读”,他提出的中学语文教学三条标准的第一条就是作文能力——“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作文和演说都能明白晓畅。”这种主张在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这方面,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见解。江苏王金华先生在《拯救步入死胡同的语文教学》一文中提出,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须建立“以写为主”的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框架,他提出小学以写字,写话和写作文片断为主线,初中阶段写字和写作并重以写作为主线,高中阶段则可以主要上成作文课。于漪、钱理群、刘锡庆等人文派专家都主张高考语文只考一篇作文或者以作文为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才气灵气都可包括在一篇作文里。作为沪上中考单独命题招考试点区,上海闵行区在连续多年的重点高中招生考试中,语文学科只考一篇作文,行之有效,有利于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考查。而且在命题和阅卷两个环节上都保证了科学性和可信度。

我一直认为并呼吁,应该把写作能力的发展提高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终极效果和最为显性的检验标志,高考应以作文为主。至于作文批改评分的难度信度问题,关键是加强阅卷的人力投入经费投入和组织把关工作。退一步说,即使有一些不合理,也总比目前的不良导向要好得多。都说中国的教育死板,那么语文能不能大胆放开,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放飞创造和想象,语文教育一定能呈现万紫千红的蓬勃景象。

(来源:特级教师家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