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案写在书上
(2020-06-05 17:09:30)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刘玉真
刚毕业时不会写教案,于是借一位同事过去的教案作参考。望着同事几大本写得密密麻麻的教案,我禁不住佩服地说:“你写的真多。”想不到他淡然一笑说:“都是抄的。”我愕然,心想:抄教案是愚蠢的行为,我决不这样做。那位同事又笑着说:“往后你就知道教案是干什么用的了。”
现在我早已知道教案是干什么用的了,那就是应付检查。
教案应该在上课前写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谁有那么多时间?实际情况往往是课已经讲完了,教案还没有写。学校要检查教案而且教案的检查情况要和奖金挂钩,更重要的是教案写不好会给领导留下工作不积极的印象,所以不得不补教案。
课已讲完再去辛辛苦苦设计教案已没有多大意义,所以补教案就是抄教案。抄教案是要占时间的,这又影响了下一环节的备课,周而复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即使上课前已抄好教案,这也会占大量时间,这样研究教材、设计教法和了解学生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岂能提高教学效率?
检查教案逼教师们抄教案,引起了教师们的不满。针对学校的教案检查制度,有些教师采取了消极反抗的方法,把过去的教案交上去。一些教育类刊物批评的一本教案教了几十年。其实不是“教”了几十年,而是“交”了几十年。为了杜绝这一现象,学校检查时便在教案上写上日期、盖上章,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的老师又想出了另一招,那就是换教案皮,最后学校不得不把暗线教案本换成明线教案本。
教案已流于形式,在有些地方,所谓的教案不但不利于教学,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教案改革势在必行。
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使用了新教材,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课本版面变大,右边留有大片的空白,依笔者愚见,编者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让师生在空白处写点东西。由于学校检查教案本而不检查课本,很多教师根本来不及在课本上写写画画。
依笔者愚见,新型教案应写在书上而不应写在本上。
把教案写在书上很有好处。
首先,能节省时间。传统教案写在本上,课本上有的内容仍需搬到教案本上,把教案写在书上后只需用符号标出来就行了,这样就能节省好多时间。
其次,能方便教学。把教案写在本上,教学时既要想着课本又要想着教案,难免分心;把教案写在书上,只需拿着书就行了,这就避免了分心。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只有依据变化了的情况来改革我们的教案才能使我们的教案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