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兼备的课堂
(2020-05-15 20:27:33)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语文 |
分类: 教学研究 |
执教内容:小学三年级语文《秋天的雨》
课堂模式是高效课堂的“形”,学科内涵是高效课堂的“神”,优秀的课堂,一定要做到“形神兼备”。本期的“中国好课堂”精品展示活动,就将与读者分享这样一节好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大地已经经过了春雨的滋润、夏雨的洗礼。现在,秋天的雨也悄悄地来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秋雨带来的神奇吧!请跟老师一起大声念出课文的题目。
(板书课题:秋天的雨)
生:秋天的雨!
师:今天还有一位小伙伴,陪伴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看,就是可爱的“雨娃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教师出示课件)
生:本课学习的目标——1. 我要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2. 我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尝试有感情地诵读。3. 我要学着带问题去读课文,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解决这些问题。
师:今天的目标要分两个任务来完成。“雨娃娃”说了,谁的任务完成得好,会得到一份神秘礼物哦!那么,快让我们打开学习单,看看第一个学习任务是什么吧?
疏通词句,读通课文
(课件出示学习任务一)
师:谁来给我们念一下第一个任务?
生:1. 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学习生字的读音。2. 尝试读准学习单上的词语,并寻找其中的规律。3. 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秋雨的?
师:请各小组开始学习。
(学生开始独学,然后在小组内进行对学、群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巡回指导)
师:哪个小组先来对大屏幕上的这些词语进行展示?
(大屏幕出示词语:钥匙、喇叭、衣裳、菠萝、柿子、梨、杨树)
生1:我们小组来展示!
生2:我发现“钥匙”、“衣裳”、“柿子”,这些词语的最后一个字都要读轻声。请大家跟我一起准确朗读——钥匙、衣裳、柿子。
生3:我还发现,“喇叭”、“菠萝”、“杨树”,这些词语都是由偏旁相同的两个字组成的。请大家跟我朗读——喇叭、菠萝、杨树。
生4:我来补充。我发现“柿子”、“菠萝”、“梨”都是水果,请大家跟我读——柿子、菠萝、梨。
生5:我也来补充一下。我还发现“柿子”、“梨”、“杨树”,这些词语里面都带有带木字旁的字。请大家跟我读——柿子、梨、杨树。
师:你们组完成得很好。现在,我们看下面的内容。
(课件出示:扇哪扇哪、飘啊飘啊、一把把小扇子、一枚枚邮票)
生1:我发现,“扇哪扇哪”、“飘啊飘啊”,这里面的“扇”和“飘”,都是动词。
生2:我发现“扇哪扇哪,飘啊飘啊” 都是“ABAB式”的词语。另外,“一把把小扇子”、“一枚枚邮票”,这些短语里都有形容词,比如“一把把”、“一枚枚”。
生3:我觉得你说得不对,“一把把”、“一枚枚”不是形容词,是数量词。
师:你很会倾听,给你们组加一面红旗,刚才所有发言的同学都可以得到一面红旗。下面,哪个小组能带着大家把短语读好?
生2:扇哪扇哪、飘啊飘啊、一把把小扇子、一枚枚邮票。
师:看来词语和短语都难不倒你们,那么书中的句子你们会读吗?谁想读?
生: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啊飘啊,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师:看来大家已经把课文读得很流利了。学习单上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谁来展示?
生:我们小组认为,每一段的第一句是这段的中心句。我来读给大家听——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师:你们很会思考,能用中心句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大家接着看屏幕。
(课件的画面中,秋天里的树叶纷纷飘落,美丽极了。这时,“雨娃娃”夸奖大家:“同学们,祝贺你们完成了第一个学习任务,快给自己热烈的掌声吧!”)
师:看,这是“雨娃娃”送给大家的第一份礼物——美丽的落叶。大家喜欢吗?
生:喜欢!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继续出发吧!来,看看“雨娃娃”接下来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请看学习单上的第二个学习任务。
品读语言,感受秋雨
(教师出示学习任务二:1. 带着问题自由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 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开始自学、对学、群学)
师:请同学们来展示。
生1:我们组读了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作者把秋天的雨比作了一把钥匙,我是从“是”这个字中读出来的。我把这一句话读给大家听——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生2:我们还知道秋天的雨带着清凉和温柔,不声不响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我是从“轻轻地”这个词中读出来的。请大家听我读这个句子,我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生3:我还要补充一下,秋天来到的时候,是悄悄地来了,我是从“趁你没留意”这里读出来的。这是一个拟人句,把秋天的雨比作了人。
生:我也要补充。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个比喻句,把秋天的雨比作一把钥匙,我给大家读一遍这个句子——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师:展示得非常好。我们来看看下一个任务。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自学、探究、展示,过程略)
情境练笔,积累拓展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能不能学着课文上的句子,也写一个呢?可以参考大屏幕上的景物,也可以自己想象。大家写在自己的学习单上,完成后读给全班听。
(学生开始思考、写作)
生1:秋雨把红色给了苹果,红色的苹果像一个个红彤彤的红脸蛋。
生2:秋雨把黄色给了香蕉,黄黄的香蕉像一个个弯弯的月亮。
师:大家写得都很好。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方法,把事物描写得更加生动、更加具体。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写得多美啊,让我们将课文再读一读,将这些优美的句子牢牢地记在心里。
(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师:你们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句,能尝试着背给大家听吗?
(学生尝试背诵课文中的句子)
师:非常美。大家可以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记在心里,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恰当地运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秋雨,领略了秋雨带给我们的五彩缤纷。请看“雨娃娃”给大家的奖励。
(大屏幕上显示,“雨娃娃”拿出一盘盘秋天的水果)
师:“雨娃娃”在夸奖大家呢!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面请看我们的课后作业。
(课外作业:1. 搜集描写秋天的诗句。2. 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
评委点评
中国教师报课改专家 于春祥
在课堂上,教师亲切的微笑、轻柔的话语,学生的愤悱之态、议论之声、会心之容,两者水乳交融,再配合精美的课件画面和音乐,犹如一幅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山水画。
更为难得的是,这堂课神形兼得,好像一首绝妙的散文诗。首先,课堂充分体现了高效课堂的“形”:小组互学、学案导学、流程促学;另外,也能抓住高效课堂的“神”:以“学”为中心,以“师”为引导。
课堂上,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激烈的讨论声、睿智而独到的质疑声,声声入耳。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中,品味语言、体会方法、感悟情感,这让课堂充满了灵动与生机。
(中国教师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