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注意

(2020-04-07 20:21:05)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如今主要的一种教学模式。虽然探究有其缺陷,譬如它的过分的导向性,会增强预设性而弱化生成性,从而导致课堂互动的受限,使课堂互动流于形式,成为实质上的课堂专制,因此许多有觉悟的老师扬弃这种模式。但探究式教学的一些优点,如它与应试教育的衔接性、信息处理的一定开放性、教学过程的易控性、教案的易共享性等,让一线老师普遍接受并实践这一模式。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时,往往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可以说,在现实中,探究式教学尚没有出现一次“完美”的课例。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教师缺少探究注意的结果。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要求甚高的模式,教师注意力不到位、综合素质不堪胜任,使这种模式普遍庸俗化。

第一个探究注意,即应注意探究的服务目的。探究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不是为了简单完成课程的应试目标,更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探究仅仅是一个服务于课程目标的策略性工具,它必然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方向。因此,每一个探究材料,最好都能遵从这三个维度进行探究,并且在探究材料的组合上要呈现三个维度目标的递进性结构形态。注意到探究的服务目的,就会从宏观上注意探究材料的选择,并设计具有宏观美学的探究问题。

第二个注意,即应注意探究的层次性。根据课程观,探究要服务于课程目标系统,而课程目标是有一个内在的层次飞跃逻辑的。一个探究材料,可以从不同层次进行探究,可以呈现出层层推进,从具体到抽象的凌空气势,一组探究材料,也可以从不同层次进行选择和布局,呈现出从基础到方法再到价值观这一宏观的布局能力。

第三个注意,即应注意探究的学术性。探究不能仅仅是应试教学的装饰,它是一种研究的方式,那么就不能将其苑囿于低级的知识处理,而应在探究的范围上有所突破。另外,教学的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科教学需要关注学科的发展现状,吸纳最新的研究动态,以便给学生发展的境界,这些也都对探究的学术性提出要求。可以说,探究的学术性色彩的浓淡,也是探究质量的评价标准之一。

第四个注意,即应注意探究的开放性。探究固然没有研究具有更丰富的开放性,但面对学生个体的开放性,探究的开放性就变得突出起来。教师一旦将探究的权力给了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将开放性释放到最大程度。教师在进行探究教学时,要充分预设到这一情况,并注意不要扼杀这种开放的活力。开放应被视为探究教学的一个奇葩看待,而不能看成破坏的力量。

第五个注意,即应注意探究的充分性。对于探究材料,教师习惯于自己设计问题,然后让学生按图索骥式地进行依次思考。而教师的问题设计一般服务于庸俗的教学目的,缺乏足够的探究自由。这导致探究成为应试命题,探究成为应试的贞节牌坊,探究被玷污了名声。真正的探究要体现研究的充分性,将材料呈现给学生,则要将探究的权力给予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可以指导可以点拨与启发,但不可以桎梏。

由上述五个注意,教师就可以很轻易地发现现实教学中的一些探究失败现象。下面略举几处。

1、探究的片面化现象。一些探究教学存在目的不纯问题,教师存在课走偏锋的主观故意,如故意不将课程完成,故意在某一处表演而置其非正当性于不顾。这种轻佻的教学姿态,是教学道德的沦丧,是探究教学的最下品。一些探究教学存在非故意的片面现象,这是对教学目标缺乏整体把握的结果,体现教师的课程意识的不足和学科素养的不足,这也是应重点批评的地方。

2、探究的堆砌化现象。许多教师的探究存在过度问题,即探究资料过多,重复,探究充分性不足,呈现出探究的堆砌。并非探究材料的多,才是真的探究,探究材料的精当和探究过程的充分,才是真的探究的精髓所在。

3、探究的无序化现象。许多老师为探究而探究,盲目照搬,而不知道探究与课程的关系。探究对课程的服务性地位,决定了探究之于课程的有序化状态,因为课程是有序推进的。探究的层次性上,教师要下番功夫。

4、探究的狭隘化现象。现实教学中,普遍存在探究狭隘化。这种狭隘不但表现于材料的片面、堆砌和无序,更多地在学术视野上、课程视野上、国际视野上、历史大势视野上,缺乏一个教师应该有的胸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